冬至·年年至日长为客创作背景
《冬至》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的首联和颔联写眼前之景,言诗人旅居冬至的情形;颈联和尾联写诗人由冬至而回忆起长安的冬至日情形。全诗由诗人一己的漂泊流浪联想到朝廷,集中体现了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八句皆对,律对严整,感情深挚,具有杜诗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唐代宗大历二年(767),杜甫在夔州度过了弃官飘零以来的第九个冬至日。长年为客流落异乡的杜甫每逢岁时节令都会生发无穷感慨,于是写下了这首《冬至》抒怀。
①至日:即冬至日,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长为客:长久地成为远离亲人的羁旅之人。
②忽忽:飘忽不定的样子。泥杀人:胶滞纠缠的样子。
③形容:指神态躯体。
④杖藜(lí):拐杖。丹壑(hè):道家所在之地。
⑤鸣玉:古时官员所骑马上要镶佩玉器作为装饰,马行走时发出碰撞之声。紫宸(chén):唐大明宫中的紫宸殿。
⑥心折:心碎。
⑦三秦:原指长安附近古秦国之地,此代指朝廷。
白话译文
年年到冬至这天,我总是在他乡做客,神情恍恍惚惚,穷困和愁苦啊,简直都要磨缠死人。
我流寓江湖,自照形貌,好像只有我是独独衰老,而这万里天涯,一些风俗和人情也仿佛都是各自相亲。
在大雪之后,我拄着藜杖踱步到这满是丹枫红岩的荒山野壑,竟不禁想到宫殿里边早朝刚散,那些文官武将们的身上响着佩玉,该也离开了紫宸殿的宫门。
这时候,我仿佛心地已经折碎,不剩一寸,望着前路就心乱眼迷。请问,我要站在什么地方,才能够看得见那故国三秦?
唐代宗大历二年(767),杜甫在夔州度过了弃官飘零以来的第九个冬至日。长年为客流落异乡的杜甫每逢岁时节令都会生发无穷感慨,于是写下了这首《冬至》抒怀。
冬至·年年至日长为客: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8699.html
杜甫: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4.html
注释①至日:即冬至日,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长为客:长久地成为远离亲人的羁旅之人。
②忽忽:飘忽不定的样子。泥杀人:胶滞纠缠的样子。
③形容:指神态躯体。
④杖藜(lí):拐杖。丹壑(hè):道家所在之地。
⑤鸣玉:古时官员所骑马上要镶佩玉器作为装饰,马行走时发出碰撞之声。紫宸(chén):唐大明宫中的紫宸殿。
⑥心折:心碎。
⑦三秦:原指长安附近古秦国之地,此代指朝廷。
白话译文
年年到冬至这天,我总是在他乡做客,神情恍恍惚惚,穷困和愁苦啊,简直都要磨缠死人。
我流寓江湖,自照形貌,好像只有我是独独衰老,而这万里天涯,一些风俗和人情也仿佛都是各自相亲。
在大雪之后,我拄着藜杖踱步到这满是丹枫红岩的荒山野壑,竟不禁想到宫殿里边早朝刚散,那些文官武将们的身上响着佩玉,该也离开了紫宸殿的宫门。
这时候,我仿佛心地已经折碎,不剩一寸,望着前路就心乱眼迷。请问,我要站在什么地方,才能够看得见那故国三秦?
作者杜甫资料
杜甫的诗词全集_杜甫的诗集大全,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 查看详情>>
杜甫古诗词作品: 《忆幼子》 《西山·彝界荒山顶》 《宿昔·宿昔青门里》 《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短歌行送祁录事归合州因寄苏使君》 《从驿次草堂复至东屯二首其一》 《西阁·懒心似江水》 《赠毕四》 《夏日李公见访》 《遣兴·昔者庞德公》
古诗《冬至·年年至日长为客》的名句翻译赏析
-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见三秦 - - 杜甫 - - 《冬至·年年至日长为客》
-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 - 杜甫 - - 《冬至·年年至日长为客》
-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 - 杜甫 - - 《冬至·年年至日长为客》
-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 - 杜甫 - - 《冬至·年年至日长为客》
《冬至·年年至日长为客》相关古诗翻译赏析
- 古诗《冬至·年年至日长为客》- - 赏析 - - 杜甫
- 古诗《冬至·年年至日长为客》- - 注释译文 - - 杜甫
- 古诗《冬至·年年至日长为客》- - 创作背景 - - 杜甫
- 古诗《陪郑公秋晚北池临眺》- -创作背景 - - 杜甫
- 古诗《石壕吏》- -赏析 - - 杜甫
- 古诗《野望·西山白雪三城戍》- -创作背景 - - 杜甫
- 古诗《长吟·江渚翻鸥戏》- -创作背景 - - 杜甫
- 古诗《绝句·楸树馨香倚钓矶》- -赏析 - - 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