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滹沱见蕃使列名创作背景

朝代:唐代 作者:李益 出自:临滹沱见蕃使列名 更新时间:2020-03-19
《临滹沱见蕃使列名》是唐代诗人李益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写诗人去滹沱会见蕃使的情景和感想。前两句写会见的时间、地点和热烈场面。后两句是作者参加这次盛会的感想。这首诗自然流畅,优美隽永,有清沏爽利之感。前两句侧重写景,后两句侧重抒情。写景由远而近,层次分明;抒情含而不露,蕴籍有致。全诗前后照应,情景交融。
唐代回纥使者至京城长安(今西安市),照例取道滹沱。唐同回纥虽也有过一些冲突,但总的说来,关系较好。回纥为了摆脱突厥的奴役,一直归附唐朝。唐朝为了击退突厥、吐蕃的侵掠,对回纥采取保护、联合的策略,并应回纥的请求,先后嫁了四个公主到回纥。据《旧唐书·回纥传》记载:德宗贞元三年(787),回纥遣使者来贡方物,且请和亲。次年十月,回纥公主及使者来唐迎亲,“凡遣人千余,纳聘马二千。德宗令朔州、太原分留七百人,其宰相首领皆至,分馆鸿胪、将作。”这次迎娶的,就是德宗之女咸安公主,使者十月到京,回程至滹沱,当在贞元五年(789)春日,此时诗人北游塞上,途经滹沱河边,诗中“漠南春色”的措词和所写隆重景象,诗中所写可能就是这次接待下嫁回纥的咸安公主的活动。

临滹沱见蕃使列名: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11785.html

李益: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254.html

注释
⑴滹沱(hū tuó):水名,源出今山西五台山东北泰戏山,东流入河北平原,经正定、任丘,在献县与滏阳河汇合为子牙河。蕃(fán)使:这里指回纥使者。列名:指被列为正式参与会见的成员。
⑵漠南:亦作“幕南”,大漠之南,指蒙古大沙漠以南地区,汉代用以称匈奴,唐代为回纥居地,这里指回纥。
⑶塞马:谓塞外蕃使之马。
⑷闭:设防。
⑸汉家:指唐朝,唐代诗人例皆以汉指唐。郅(zhì)支:匈奴单于名,本名呼屠吾斯,为呼韩邪单于之兄,任左贤王,汉宣帝甘露元年(前53)自立为单于,并归顺汉朝,以后几年都来汉朝献。元帝初元元年(前48)杀汉使而叛,后来被汉派兵讨杀。据《汉书·匈奴传》记载,郅支单于被杀后,呼韩邪单于入汉朝见,请求和亲,元帝以宫女王嫱赐单于。呼韩邪单于十分高兴,上书愿为汉守护西北边疆,请汉罢除边防,以休养天子人民。元帝令臣下集议。郎中侯应列举十条理由,以为“夷狄之情,困则卑顺,彊则骄逆”,不可许。
白话译文
漠南的绚烂春光,已经蔓延到了滹沱,
两岸青青的柳色,引来许多骏马渡河。
从此那重关险隘,敞开大门不用封锁,
汉家的基本政策,多次允许郅支求和。

作者李益资料

李益

李益的诗词全集_李益的诗集大全,李益(约750-约830), 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查看详情>>

李益古诗词作品: 《入南山至全师兰若》 《送客归振武》 《上黄堆烽》 《城傍少年》 《夜上西城听梁州曲二首》 《送韩将军还边》 《校书郎杨凝往年以古镜贶别今追赠以诗》 《送客还幽州》 《效古促促曲为河上思妇作》 《从军北征

《临滹沱见蕃使列名》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