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代诗人 > 柳宗元的诗 > >注释译文的意思

牛赋注释译文

朝代:唐代 作者:柳宗元 出自: 更新时间:2020-04-02
注释
1。若:你。
2。魁形:体形魁伟。
3。巨首:巨大的头。
4。垂:直,直竖。
5。抱角:两角相对弯曲。
6。毛革疏厚:毛稀疏而皮较厚。
7。黄钟,古代乐调,音调浑厚而低沉。
8。抵触:冒着,顶着。
9。修:长。
10。植:种植。
11。乃:那。
12。禾黍:泛指农作物。
13。自:指牛自己,无它畜相助。
14。服:“负”的假借宇,向前拉的意思。
15。箱:车箱。服箱,拉着车箱。
16。输:运输。
17。己:自己,指牛。
18。适:满足。不适口,吃不到好的。
19。功用:功劳。
20。不有:不自己占有。
21。陷泥:陷入烂泥中。
22。草野:野外。
23。“人不惭愧,利满天下”:人们不为它这种精神而自感惭愧,牛给人带来的好处却遍布天下。
24。见用:被用。
25。肩:指前腿以上部分。
26。尻(kāo):屁股。肩尻:指全身骨肉。
27。莫保:不能保全。
28。穿:指用针缝。
29。实:充实。
30。俎(zǔ):古代祭祀时盛祭品的器皿。
31。逾:超过。
32。羸(léi):瘦弱。
33。服:习惯。
34。逐:跟随,追逐。
35。驽(nú)马:劣马,行动迟钝的马。
36。曲意:用尽心机的意思。
37。藿(huò):豆叶。
38。菽(shū):藿菽,上等饲料,这里指粮草。
39。自与:自能得到。
40。腾踏:奔跑。
41。奋踯:跳起用后退向后踢。
42。惊辟:因吃惊害怕而躲避。
43。怨尤:埋怨,不满。
白话译文
你了解牛吗?牛是这样一种动物,它身躯魁梧,头颅巨大,它两耳直竖,两角弯曲,毛疏皮厚。它哞哞地叫吼,声音震荡在喉头,像黄钟一样低沉浑厚。它冒着烈日酷暑,每天要耕种近百亩的田土。它一来一去,翻出的垄沟又长又直,使你们能栽下禾苗、种上玉蜀黍。它不但要参加耕种,参加收获,还要拉着大车跑。它把一车车粮食送到官仓,自己吃得却不好。它使穷困的人富裕起来,使饥饿的人肚子装饱,自己却不要半点酬劳。它经常忙碌在荒凉的原野,有时陷入泥淖,有时在地上跌倒。人们不为它的这种精神而自感惭愧,它的好处却布满天下。它的皮角被人用掉,全身骨肉都不能自保,有的破开做皮绳,有的装进俎豆作祭品。由此看来,没有别的东西能比牛的用处更大了。
牛不像瘦驴,老是跟着劣马的屁股跑。它们挖空心思,趋炎附势,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依附投靠。既不耕地又不驾车,却自有好饲料任意吃。它们在康庄大道上奔跑兜圈,进进出出自在随便。高兴时鼻挨鼻有多亲密,恼怒时尥蹶子使劲蹬蹄。站在大路上昂首嘶叫,听的人吓得纷纷躲避。善于钻营,投靠豪门贵胄之家,一辈子都不用担惊受怕。
牛虽然对人们有功劳,对自己却有什么好处?命运有好有坏,并不是你的能力可以改变。千万不要怨天尤人啊,等待承受老天的赐福吧!

牛赋:https://www.gushicidaquan.com/wenyanwen/3995.html

柳宗元: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181.html

第一段,作者以牛自喻,谓牛有耕垦之劳,利满天下,无可逾者。既以牛为描写对象,虽是小篇赋,也仍然按照赋体铺陈其事的表现方法,极写牛的各个方面,第一,先绘其形:“牛之为物,魁形巨首。垂耳抱角,毛革疏厚。”仅此十六字,便使牛在形体上塑造了力大、憨厚、耐劳的形象。再摹其声:“牟然而鸣,黄钟满脰。”这是说:牛哞哞地发出叫声,脖子里震荡着浑厚的低音。写声音之沉实,正与其形体相谐和。第二,写耕垦之劳:“抵触隆曦······己不适口。”耕、种、收、运,无所不事,真是泽披于人。再进而写劳作之苦。“富穷饱饥,功用不有。陷泥蹶块,常在草野。”使穷的人富了,饿的人饱了。而功劳却没有,有时陷进泥中,有时倒在地上,艰辛地出没在寂寥的原野。以上是表现牛能生尽其劳。第三,写死尽其用:“人不惭愧,利满天下。皮角见用,肩尻莫保。或穿缄滕,或食俎豆。”这是说:面对牛的献身精神,人们不会为此感到惭愧,但它带来的好处却使天下获利,即使牛死去以后,皮角和骨肉,还被劈成皮绳或充当了祭品。行文至此,自然得出结论:“由是观之,物无逾者。”牛的形象刻画也遂告完成。说此段是作者以牛自喻,其内涵正是表明:柳宗元及其革新派的同道们,就像这里描述的牛一样,孜孜矻矻,为天下做了许多好事,却得不到好报。
第二段在紧承“无可逾者”之后以“不如”二字相接。不仅表达了作者的不平之气,更为写羸驴,喻小人,奠定了讽刺墓调。这里完全用对立的方式与上文进行对照描述:羸驴只知习惯于追随那些跑不快的劣马;想方设法趋炎附势,到处投靠,不耕地不驾车,却吃最合口的饲料;可以在平坦的大道恣意践踏,进进出出。非常随便;高兴时就与同类用鼻子互噢,恼怒时则用力蹬蹄;在大路上一声长叫,听到的人只好惊恐地躲避;靠着善于钻营,一辈子都不用担惊受怕。文章就是这样借着对羸驴的描述,痛快淋漓地画出那些不劳无功、无益于世,又依傍权贵飞扬跋扈小人们的丑态。
第三段,抒发感概,渲泄激愤。虽然处于封建时代的柳宗元难免有“命有好丑,非若能力”的宿命思想并以“慎勿怨尤,以受多福”的幻想来安慰自己。但这仅是表面现象。统观全文主旨,联系作者遭贬后的表现,实质上这恰恰是一种曲折的发泄。怨后而说勿怨,乃是更深的怨恨;更何况段首一句反诘,正说明了积怨难平。
这篇小赋、以朴实无华的笔墨讥切时弊,抨击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它在艺术上最突出的特点,是在描述中成功地运用对衬手法。此篇把牛与羸驴放在一起比较,紧紧抓住有利于天下还是无益于世这一尺度,在层层鲜明的对照描述中牛和羸驴各自的特征得到充分显现,同时,文章赞颂什么、鞭答什么,也一目了然。

作者柳宗元资料

柳宗元

柳宗元的诗词全集_柳宗元的诗集大全,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河东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 查看详情>>

柳宗元古诗词作品: 《闻籍田有感》 《自衡阳移桂十余本植零陵所住精舍》 《闻彻上人亡寄侍郎杨丈》 《禅堂·发地结菁茆》 《与崔策登西山》 《吐谷浑》 《首春逢耕者》 《游朝阳岩遂登西亭二十韵》 《浑鸿胪宅闻歌效白纻》 《行路难·披霄决汉出沆漭

《牛赋》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