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人生除泛海创作背景
《洞庭湖》是唐代诗人元稹创作的五言律诗。此诗前两联写洞庭波的浩荡声势,第三联写关于洞庭湖的传说,且对此隐隐表示怀疑以衬托洞庭波的险恶。最后一联写君山之下的狂风怒号、浊浪滔天“万古多”,含蓄地表达了作者自己被贬谪后的隔世之感。全诗通篇以写景的形式贯穿,但其中寓含的情感非常深沉,达到了景与情的和谐统一。
此诗为元和八年(813)作于岳州。元和五年(810),元稹因弹奏河南尹房式(开国重臣房玄龄之后)不法事,被召回罚俸。之后,唐宪宗更是以“元稹轻树威,失宪臣体”为由,贬元稹为江陵府士曹参军。从此开始了他困顿州郡十余年的贬谪生活。元和八年(813),元稹再徙为唐州从事,此时严绶奉命讨张伯靖,元稹随军班师时经洞庭湖而作此诗,亦表达其被贬谪后的抑郁之情。
洞庭湖:古称云梦、九江和重湖,处于长江中游荆江南岸,其名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因湖中洞庭山(即今君山)而得名。
曙河:拂晓的银河。
“虞巡”二句:《史记·五帝本纪》载“(虞舜)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轩乐:轩辕黄帝之乐。相传黄帝作《云门》、《大卷》、《咸池》之乐,乃张乐于洞庭,阴阳以之和,日月以之明。讵(jù):难道,岂。
君山:在今湖南岳阳洞庭湖中,为湖中众小山之最有名者。昔秦始皇欲入湖观衡山,遇风浪,至此山止泊,因号焉。
白话译文
人生中见过的壮观场面,除了大海的浪涛外,就是洞庭湖的波浪了。
西边的太阳驾着洞庭湖的大浪就此沉没,东边却又连接着拂晓的银河。
传说舜帝南巡到君山,黄帝张乐于洞庭湖,其遗址现今在哪呢。
只望见君山之下,狂风怒号、浊浪滔天,自古以来就一直存在。
此诗为元和八年(813)作于岳州。元和五年(810),元稹因弹奏河南尹房式(开国重臣房玄龄之后)不法事,被召回罚俸。之后,唐宪宗更是以“元稹轻树威,失宪臣体”为由,贬元稹为江陵府士曹参军。从此开始了他困顿州郡十余年的贬谪生活。元和八年(813),元稹再徙为唐州从事,此时严绶奉命讨张伯靖,元稹随军班师时经洞庭湖而作此诗,亦表达其被贬谪后的抑郁之情。
洞庭湖·人生除泛海: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16959.html
元稹: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11.html
注释洞庭湖:古称云梦、九江和重湖,处于长江中游荆江南岸,其名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因湖中洞庭山(即今君山)而得名。
曙河:拂晓的银河。
“虞巡”二句:《史记·五帝本纪》载“(虞舜)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轩乐:轩辕黄帝之乐。相传黄帝作《云门》、《大卷》、《咸池》之乐,乃张乐于洞庭,阴阳以之和,日月以之明。讵(jù):难道,岂。
君山:在今湖南岳阳洞庭湖中,为湖中众小山之最有名者。昔秦始皇欲入湖观衡山,遇风浪,至此山止泊,因号焉。
白话译文
人生中见过的壮观场面,除了大海的浪涛外,就是洞庭湖的波浪了。
西边的太阳驾着洞庭湖的大浪就此沉没,东边却又连接着拂晓的银河。
传说舜帝南巡到君山,黄帝张乐于洞庭湖,其遗址现今在哪呢。
只望见君山之下,狂风怒号、浊浪滔天,自古以来就一直存在。
作者元稹资料
元稹的诗词全集_元稹的诗集大全,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查看详情>>
元稹古诗词作品: 《刘阮妻·芙蓉脂肉绿云鬟》 《遣行·已怆朋交别》 《哭子·长年苦境知何限》 《景申秋·瓶泻高檐雨》 《悟禅·百年都几日》 《哭子·深嗟尔更无兄弟》 《哭吕衡州·白马双旌队》 《西归绝句·只去长安六日期》 《遣行·七过褒城驿》 《景申秋·病苦十年后》
古诗《洞庭湖·人生除泛海》的名句翻译赏析
- 虞巡竟安在,轩乐讵曾过。唯有君山下,狂风万古多 - - 元稹 - - 《》
- 人生除泛海,便到洞庭波。驾浪沉西日,吞空接曙河 - - 元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