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即事·烟锁虚窗展素缃鉴赏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出自:早春即事·烟锁虚窗展素缃 更新时间:2020-04-17
春天到来,人皆有所思。青灯古佛,出家人情思亦同。然风光秀美,已成他人之事,画眉妆饰,往事不堪记忆。一切都如梦寐,春景使人伤怀。惟有佛祖法王,才能救度彼岸。再生这首诗,说是伤感,可;说是无奈,亦可。有一点却是非常明确的,春天应该给她带来新的生机:从黄粱梦中惊醒,从无边苦海抽身。

早春即事·烟锁虚窗展素缃: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389772.html

白居易: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3.html

《寒闺怨》,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情。其写情,是通过对事物的细致感受来表现的。此诗前两句用写景铺垫手法,描写主人公独居的冷清孤寂,扣信诗题“寒闺怨”。后两句用情景交融手法,描绘了一幅天寒岁暮、冬衣未成、秋霜欲下、征夫未归的孤冷画面,孤寂凉情直入人心,千般滋味涌上心头。全诗虽似简单,实则丰富,写得含蓄有致,情景交融,言简意丰,一“知”一“冷”,通过写闺中少妇寒夜为征夫赶制冬衣的情景,尽显女子内心之凄凉,孤寂之“怨”。
唐代的府兵制度规定,兵士自备甲仗、粮食和衣装,存入官库,行军时领取备用。但征戍日久,衣服破损,就要由家中寄去补充更换,特别是需要御寒的冬衣。所以唐诗中常常有秋闺捣练、制衣和寄衣的描写。在白居易的时代,府兵制已破坏,但家人为征夫寄寒衣,仍然是需要的。
唐宪宗元和十五年(820),白居易从忠州调回朝廷。时宪宗去世,穆宗继位,宦官把持朝政,天子纵荒,宰相才下,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政治非常黑暗。加上朝廷以为藩镇割据已经平定,天下太平无事,令各军裁减兵额,激怒了无业的士兵。穆宗长庆元年(821),河北地区的朱克融、王廷凑和史宪成等兵将又乘机拥兵割据。朝廷发兵十五万人平叛,但财竭力穷,毫无建树,只是给广大百姓造成了极大的痛苦。《寒闺怨》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写成的,也含蓄地反映了人民群众对战乱征戍的怨恨之情。
这首闺怨诗,是以战争为背景的,大约写于唐穆宗李恒长庆二年(822)前后。

作者白居易资料

白居易

白居易的诗词全集_白居易的诗集大全,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 查看详情>>

白居易古诗词作品: 《除夜·岁暮纷多思》 《题洛中第宅》 《风雪中作》 《道场独坐》 《除夜·病眼少眠非守岁》 《初到忠州登东楼寄万州杨八使君》 《春听琵琶兼简长孙司户》 《思竹窗·不忆西省松》 《罢府归旧居》 《寄上大兄

《早春即事·烟锁虚窗展素缃》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