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昌江·建昌江水县门前鉴赏
这首诗看似一幅淡墨勾染的风景画,其实是一首情思邈远的抒情诗,全诗四句二十八字熔诗画于一炉。诗的一、二句是一幅“待渡图”:一江修水,横在县城边,城郭房舍,倒映在清清江水里,见其幽;渡船要教人唤,则行人稀少,见其静。读者通过这幅幽静的画面,可以看到立马踟蹰的江州司马待渡在水边。下文陡然接个“忽似”,领起三、四句,又推出另一幅似是而非的“待渡图”。展现在读者眼前的依然是一条江水,但这儿是渭水;依然是一个渡口,但这儿是蔡渡。所相似的地方,是微风吹拂着岸边的青草,如银似雪的细沙铺满滩头;而毛毛细雨,把画面渲染得一片迷蒙。无限往事,涌上诗人的心头;无限归思,交织在这两幅既相似又不相同的画图里。“草风沙雨”,色调凄迷,衬托出诗人幽独凄怆的心境。这种出言平淡而造境含蓄深远的诗风,正是白居易的独特风格。
绝句规律,要转得出,结得好。第三句“忽似”一转,立见感情跳跃,从而导出了无限风情的第四句。这个“忽似”,妙在凌空而来,触景而及,推出了新的境界。而这种突然而来的新境界,又正说明诗人经常想着渭村。诗人经常梦魂萦绕,才产生了这突然的联想,让读者于无声处感受到他的所思所想。明代钟惺在《唐诗归》里赞许白居易的诗说:“看古人轻快诗,当另察其精神静深处……此乃白诗所由出,与其所以传之本也。”这诗从“轻快”中取得“静深”之妙,就靠巧妙的转句得到。
这首诗从表面看在写渡口风光,其实诗人内心隐藏着深沉的无限往事及思归的情怀都倾注入了诗中。
这首诗作于长庆二年(822年)秋至四年(824年)夏,当时白居易在杭州任刺史。诗人去西湖孤山寺里参加一个法会,离开法会后作此诗。
绝句规律,要转得出,结得好。第三句“忽似”一转,立见感情跳跃,从而导出了无限风情的第四句。这个“忽似”,妙在凌空而来,触景而及,推出了新的境界。而这种突然而来的新境界,又正说明诗人经常想着渭村。诗人经常梦魂萦绕,才产生了这突然的联想,让读者于无声处感受到他的所思所想。明代钟惺在《唐诗归》里赞许白居易的诗说:“看古人轻快诗,当另察其精神静深处……此乃白诗所由出,与其所以传之本也。”这诗从“轻快”中取得“静深”之妙,就靠巧妙的转句得到。
这首诗从表面看在写渡口风光,其实诗人内心隐藏着深沉的无限往事及思归的情怀都倾注入了诗中。
建昌江·建昌江水县门前: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18116.html
白居易: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3.html
《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描绘了杭州西湖孤山寺周围的美景,记录了作者与“诸客”参加法会归来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美景的留恋和喜爱之情。全诗句句写景,句句含情,犹如一幕幕湖光山色的画图。这首诗作于长庆二年(822年)秋至四年(824年)夏,当时白居易在杭州任刺史。诗人去西湖孤山寺里参加一个法会,离开法会后作此诗。
作者白居易资料
古诗《建昌江·建昌江水县门前》的名句翻译赏析
- 忽似往年归蔡渡,草风沙雨渭河边 - - 白居易 - - 《建昌江·建昌江水县门前》
- 建昌江水县门前,立马教人唤渡船 - - 白居易 - - 《建昌江·建昌江水县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