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应制评析
这是一首应制的七言歌行,记述武后访问龙门之事。史载:武后游龙门,命群官赋诗,先成者赐以锦袍。左史东方虬诗成,拜赐坐未安;之问诗后成,文理兼美,左右莫不称善,乃就夺锦袍衣之。
此诗的几个词语需要解释。“黄道”是太阳的轨道,因此也就是帝王之道。“鼎”是王朝正统的象征。“瑶池”是周穆王与西王母欢宴的地方,这里暗示过度奢侈或纵欲的要求。
宋之问赞美武后的出游,用了许多较早的京城歌行的技巧,但他将夸张的描写诗句连接成近于叙述的形式,显得更加复杂。七世纪七十年代的京城诗人从京城赋中借来结构,以某种讽喻或否定的反应修饰他们对声色之美的赞扬。这种结尾在这里是不合适的,甚至是危险的。可是,诗人仍然需要以某种道德评论结束诗篇,所以宋之问在结尾赞美了武周政权的正统性及道德力量。
这首诗不时出现宫廷宴会诗的惯例。最先出现的两句七言诗(第五、六句)不对偶,但是随着诗人开始描写风景,各联诗就完美地相配了。诗人也未放弃宴会结束的长段描写,落日和淹留的快乐都写得与宴会诗一样得体。这种华美的描写风格一定曾经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当杜甫在安禄山叛乱后,回忆唐朝失去的繁盛时,常常哀伤地模仿这种宫廷描写风格。
龙门应制: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857.html
宋之问: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71.html
宋之问的七言歌行和楚辞体诗最具独创性。他的楚辞体诗与七言诗的区别,仅在诗句的第四个音节增加一个感叹词“兮”字,及某些主题的惯例。这首《下山歌》是他最著名的楚辞体诗,当时曾被广泛地模仿。
宋之问在这首短诗的第三句轻易地回到了一般的七言句。楚辞体诗与强烈的、或许可称为“浪漫的”情感抒发相关。从宋之问运用楚辞的音节及他的此类诗被模仿的事实,读者可以感觉到,八世纪开头十年的文学趣味发生了一些变化。
作者宋之问资料
宋之问的诗词全集_宋之问的诗集大全,宋之问(约656 — 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隰城人(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 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宋之问 字延淸,汾州隰城县(唐肃宗上元元年,改西河县,今汾阳市)人,令..... 查看详情>>
宋之问古诗词作品: 《渡汉江》 《军中人日登高赠房明府》 《答李司户夔》 《故赵王属赠黄门侍郎上官公挽词二首》 《始安秋日》 《有所思·洛阳城东桃李花》 《宴安乐公主宅得空字》 《三阳宫侍宴应制得幽字》 《送司马道士游天台》 《游称心寺》
古诗《龙门应制》的名句翻译赏析
- 云罕才临御水桥,天衣已入香山会 - - 宋之问 - - 《龙门应制》
- 洛阳花柳此时浓,山水楼台映几重 - - 宋之问 - - 《龙门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