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板桥浦泛月独酌怀谢脁创作背景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出自:秋夜板桥浦泛月独酌怀谢脁 更新时间:2017-03-20

《秋夜板桥浦泛月独酌怀谢朓》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此诗通过对谢朓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前四句写秋夜天宇和金陵远景;中间四句写秋江月色;最后四句点明题旨,直抒胸臆。诗里描写秋夜清朗幽静的景色,抒写思古人而恨不见的寂寞凄清情怀,是一首令人读之悠然神远的抒情佳作。

开元十四年(726),李白二十六岁,游襄汉,上庐山,东至金陵、扬州。此诗即作于这年秋天游金陵之时。从诗题可知,这是一首缅怀谢朓的诗。谢朓(464-499),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附近)人,南齐著名诗人。他和谢灵运是同族,所以有“小谢”之称。曾任宣城(今属安徽)太守等职。他的诗对于南齐的黑暗现实尤其是仕途的险恶流露了不满和畏惧情绪。他的山水诗成就很高,不但彻底摆脱了玄言诗的影响,而且更为清俊秀丽。然而。这样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竟横遭诬陷,含冤死于狱中,年仅三十六岁。李白非常崇仰谢的才华,同情他的悲惨遭遇。板桥浦在金陵城南三十里,是长江南岸的一个津渡。当年谢朓出任宣城太守,曾经过板桥,写下了山水行旅诗名篇《之宣城出新林浦向板桥》。诗中“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一联,是千古传诵的景句。此时,李白秋夜于板桥浦泛月独酌,自然忆念起谢朓这位才高命蹇的前代诗人。

秋夜板桥浦泛月独酌怀谢脁: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5392.html

李白: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5.html

注释

⑴板桥浦。地名,遗址在今南京西南。《水经注》:江水经三山,又湘浦出焉,水上南北结浮桥渡水,故曰板桥浦。《太平寰宇记》;板桥浦,在升州江宁县南四十里,五尺源出观山三十六里,注大江。谢朓《之宣城出新林浦向板桥诗》云:“江路西南永,归流东北骛。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谢朓:字玄晖。南朝齐诗人。诗风清俊秀丽,为李白所景仰。

⑵玉绳:星宿名,李善《文选》注引《春秋元命苞》说,玉衡北两星为玉绳星。谢朓《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有“金波丽鳷鹊,玉绳低建章”的诗句。

⑶建章:宫殿名,南朝宋时建。《宋书》卷七“前废帝纪”云:“永光元年,以石头城为长乐宫,以北邸为建章宫。”

⑷汉水:即汉江,长江最长支流,源出今陕西西南宁强县,流经湖北,在武汉注入长江。这里即借指长江。

⑸霜江:此指长江。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有“澄江静如练”的诗句。

⑹洲渚:水中小块陆地。左思《吴都赋》:“岛屿绵邈,洲渚冯隆。”

⑺“独酌”二句:谢朓有《之宣城出新林浦向板桥》诗。徵:即”征“。

⑻玄晖:即谢朓。《南齐书》:谢朓,字玄晖,陈郡阳夏人。少好学,有美名,文章清丽。

⑼“洒酒”句:暗用江淹《恨赋》“置酒欲饮,悲来填膺”句意。李善注:“填,满也。”洒酒,一作“洒泪”。[1] [2] [3]

白话译文

夜半天上何所有,只有这遥远的玉绳星白光闪闪。继而又斜挂在建章宫门前,低吐地对着钟山。寒江夜来显得更加清澈,静水依旧像一条素练。天将晓时川流不息的长江水像要把落月也泻到大海。沙洲上还凝结着夜里的秋寒。我独目酌酒在板桥浦,寻找着古人描写这里的诗篇,可惜谢朓这样的诗人再也不得见了,洒酒江上惆帐填满胸间。

作者李白资料

李白

李白的诗词全集_李白的诗集大全,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其生地今一般认为..... 查看详情>>

李白古诗词作品: 《捣衣篇》 《安州应城玉女汤作》 《登峨眉山》 《江夏送友人》 《长门怨·天回北斗挂西楼》 《送别得书字》 《谐音《送友人入蜀》》 《久别离》 《赠僧朝美》 《叙旧赠江阳宰陆调

《秋夜板桥浦泛月独酌怀谢脁》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