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代诗人 > 王勃的诗 > 江亭夜月送别 >注释译文的意思

江亭夜月送别注释译文

朝代:唐代 作者:王勃 出自:江亭夜月送别 更新时间:2017-03-01

注释

⑴巴南:地名,在今重庆市。

⑵横:横亘。

⑶塞北:指长城以北。亦泛指我国北边地区。

⑷津亭:古在渡口建亭,供旅客休息。津,渡口。

⑸泣:哭泣。

⑹离群:离开同伴。

译文

长江远远地送走了从巴南来的流水,大山横亘,仿佛嵌入了塞北的云层。秋天明月夜,在这渡口亭子里,谁见过在离别时哭哭啼啼的呢?

江亭夜月送别: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1088.html

王勃: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22.html

这首组诗作品,以江、山、亭、月、夜为主要意象,描绘了江边月夜送别的情景,把送别的孤寂怅惘之情融化入景色的描写之中,句句透露着离别的伤感与痛苦,表达了作者独有的内心感受。

两诗合看,大致可知写诗的背景,即送客之地是巴南,话别之所是津亭,启行之时是秋夜,分手之处是江边,而行人所去之地则可能是塞北,此一去将有巴南、塞北之隔。

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选录了两首中的第一首,但就两诗比较而言,以第二首为胜。第一首诗最后用“谁见泣离群”一句来表达离情,写得比较平实浅露,缺乏含蓄深婉、一唱三叹的韵味,沈德潜也不得不指出其用意“未深”;而在写景方面,“山横塞北云”一句写的是千里外的虚拟景,没有做到与上下两句所写的当前实景水乳交融,形成一个完美和谐的特定境界,因而也不能与诗篇所要表达的离情互为表里,收到景与情会的艺术效果。而在艺术上达到了这一要求的,应当推第二首。在这诗中,诗人的离情不是用“泣离群”之类的话来直接表达的,而是通过对景物的描绘来间接表达。诗人在江边送走行人后,环顾离亭,仰望明月,远眺江山,感怀此夜,就身边眼前的景色描绘出一幅画面优美、富有情味的江边月夜图。通首诗看来都是写景,而诗人送别后的留连顾望之状、凄凉寂寞之情,自然浮现纸上,是一首寓情于景、景中见情的佳作,兼有耐人寻味的深度和美感。

作者王勃资料

王勃

王勃的诗词全集_王勃的诗集大全,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汉族,唐代诗人。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王勃为四杰之首。王勃自幼聪敏好学,据《旧唐书》记载,他六岁即能写文章,文笔流畅,被赞为“神童”。九岁时,读颜师古注《汉书》,作《指瑕》..... 查看详情>>

王勃古诗词作品: 《上巳浮江宴韵得遥字》 《观佛迹寺》 《秋江送别二首其一》 《扶风昼届离京浸远》 《山中·长江悲已滞》 《倬彼我系》 《寒夜思友·朝朝翠山下》 《春日宴乐游园赋韵得接字》 《羁春》 《游梵宇三觉寺

古诗《江亭夜月送别》的名句翻译赏析

《江亭夜月送别》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