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给丁玲同志注释译文
注释
①给丁玲同志:丁玲,原名蒋冰之,湖南临澧人,一九三二年参加中国共产党。
②保安:在陕西省西北部,当时是中共中央所在地,1936年改名志丹县。
③纤笔:细致描绘的笔,指丁玲的文笔。
④毛瑟:德国毛瑟工厂所制造的步枪和手枪。孙中山在1922年8月24日《与报界的谈话》中说:“常言谓:一枝笔胜于三千毛瑟枪。”
⑤陇山:在陕西省陇县西北,延伸于陕甘边境。
诗词译文
孤城里吹拂着西风,城头上红旗飘扬,映照着夕阳的金光。城里忽然来了新人,窑洞里酒宴待客笑语缤纷,招待刚走出那边牢狱的女作家。
她纤细的一支毛笔啊,吊民伐罪带来文名满天扬,回顾四海谁能比得上?那不是毛笔啊,是三千手握钢枪的精锐武装。跨进革命军队的行列,昂首挺进向陇山东方昨天文人小姐呵,成了今天一身戎装的将军。
临江仙·给丁玲同志: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6590.html
毛泽东: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205.html
临江仙:词牌名,原为唐朝教坊曲名,曲子多用以咏水仙。此词牌有两种形式,这里用的是每阕首句为七个字的一种。另一种为六个字。毛泽东在这首词里以湖南方言押的韵。[2]
词分上下两阕。上阕叙事,写欢迎丁玲之事。[4]
《临江仙·给丁玲同志》一诗在毛泽东诗词中并非上乘之作,但仍自有特点,那就是以叙事诗的风格,顺序娓娓道来,真诚而朴实。首先从宴会地点的大环境说起,城头上是夕阳余辉里的红旗,因为有红旗飘舞,夕阳也成了壮观的景象了。毛泽东诗词中用的最多的词语就是红旗,这也可以看到诗人心中的红色情节。到第三句里主人公出场:“保安人物一时新”,一个“新”字既说明作家初到,又说明这种情景还不多见,同时可以显示出诗人的喜悦:著名的女作家都投身于西南边陲的革命根据地了,说明革命形势在飞跃发展、革命力量在迅速壮大、革命前景广阔辉煌。事实上丁确乎是较早投身革命根据地的著名知识分子,起到了“孔雀西北飞”带动作用。到西安事变后,才有大量知识分子风起云涌奔赴延安,这成了追求进步和文明的象征。下边很朴实地叙事:窑洞里正热烈地举办着宴会,招待从国民党监狱里出来的人。下文谈到来客的主要武器——一支纤细的钢笔,“纤笔一支谁比拟?毛瑟三千精兵”,这是对女主人的高度评价,在毛泽东诗词中确实是很罕见的。此句点出了美丽的女作家在左翼文坛的影响力,一支纤细的钢笔,写出了大量唤醒人民、催发革命激情、鞭挞黑暗势力的文章,简直顶得上三千精兵。这也是对革命文艺的作用和功效的高度评价。然而还不止于此,[2]
下阕写对丁玲的评价。[2]
下阕对丁玲的过去与现在作了高度的评价。“纤笔一枝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是对丁玲过去创作成就的高度赞扬。“毛瑟”是指德国毛瑟工厂所制造的步枪和手枪。孙中山在1922年8月24日《与报界的谈话》中说“常言谓:一支笔胜于三千毛瑟枪”毛泽东借用了这句话。“阵图开向陇山东”是指宴会后,丁玲随红军到了陇东前线。“昨日文小姐,今日武将军”,这是对丁玲今后选择的充分肯定和热情赞赏,言简意赅地表现了丁玲的这种转变。
作者毛泽东资料
毛泽东的诗词全集_毛泽东的诗集大全,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 查看详情>>
毛泽东古诗词作品: 《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 《贺新郎·别友》 《沁园春·长沙》 《五言排律·湘江漫游联句》 《七绝·贾谊》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七律·咏贾谊》 《七律·读封建论呈郭老》 《虞美人·枕上》 《采桑子·重阳》
古诗《临江仙·给丁玲同志》的名句翻译赏析
- 阵图开向陇山东。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 - - 毛泽东 - - 《临江仙·给丁玲同志》
- 纤笔一枝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 - - 毛泽东 - - 《临江仙·给丁玲同志》
- 保安人物一时新。洞中开宴会,招待出牢人 - - 毛泽东 - - 《临江仙·给丁玲同志》
- 壁上红旗飘落照,西风漫卷孤城 - - 毛泽东 - - 《临江仙·给丁玲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