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出塞九首其六创作背景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出自:前出塞九首其六 更新时间:2017-03-31

《前出塞九首》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这九首诗通过一个征夫的诉说反映了杜甫从军西北边疆的艰难历程和复杂感情。第一首,征夫诉说初出门辞别父母的情事;第二首,接前诉说上路之后的情事,亡命亡不了,吞声也没用,不如索性把命豁出去练上一手;第三首,征夫诉说一路之上心情的烦乱,时而低沉,时而高亢;第四首,征夫诉说在路上被徒长欺压和驱逼的情事;第五首,征夫诉说初到军中时所见到另一面的黑暗,当初满想舍命立功画像麟阁,这时看来也不容易;第六首,征夫诉说他对战略的看法;第七首,征夫诉说他在大寒天的高山上筑城戍守的情事;第八首,征夫诉说他初次立功的过程和对立功的态度;第九首,征夫总结了他“从军十年馀”的经历。组诗尖锐地讽刺了统治者穷兵黩武的不义战争,真实地反映了战争给兵士和百姓带来的苦难。

天宝十一载(752年),四十岁的杜甫写的《前出塞》是一系列军事题材的诗歌。这个时期还是唐朝的生长期,伴随着生长期的,是唐朝在军事上的扩张期,朝廷上上下下的预估大多是乐观的,杜甫却对唐玄宗的军事路线不太认同。

朱鹤龄说这九首诗是为天宝末年哥舒翰用兵于吐蕃而作。唐玄宗即位以后,为了满足自己好大喜功的欲望,在边地不断发动以掠夺财富为目的的不义战争。天宝六载(747年)令董延光攻吐蕃石堡城;天宝八载(749年)又令哥舒翰领兵十万再次攻打石堡城,兵士死亡过半,血流成河;天宝十载(751年)令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攻南诏,死者六万;又令高仙芝攻大食,安禄山攻契丹,两地百姓深受其苦。这组诗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

前出塞九首其六: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7288.html

杜甫: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4.html

1.戚戚,愁苦貌。因被迫应往,故心怀戚戚。

2.悠悠,犹漫漫,遥远貌。交河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县,是唐王朝防吐蕃处。

3.公宗,犹官家。有程期,是说赴交河有一定期限。

4.这句是说如果逃命,又难逃法网。唐行“府兵制”,天宝末,还未全废,士兵有户籍,逃则连累父母妻子。

5.这两句点出赴交河之故,是全诗的主脑,是人民的抗议,也是杜甫的斥责。

6.离家日久,一切习惯了,熟习了,放下再受伙伴们的戏弄和取笑。按《通典》卷一百四十九:“诸将上不得倚作主帅,及恃己力强,欺傲火(伙)人,全无长幼,兼笞挞懦弱,减削粮食衣资,并军器火具,恣意令擎,劳逸不等。”则知当时军中实有欺负人的现象。

7.“死无时”是说时时都有死的可能,不一定在战场。正因为死活毫无把握,所以也就顾不 得什么骨肉之恩,说得极深刻。

8.走马,即跑马。辔头,当泛指马的络头。脱是去掉不用。

9.青丝,即马缰。挑是信手的挑着。

10.捷下是飞驰而下。

11.搴,拔取。是说从马上俯下身去练习拨旗。 《通典》(卷同上):“搴旗斩将,陷阵摧锋,上赏。”所以要“试搴旗”。吴昌祺说:“走马四句,捷自负,而意乃在 ‘死无时’也。” 这说法很对。

12.呜咽水,指陇头水。《三秦记》:“陇山顶有泉,清水四注,俗歌:陇头流水,呜声呜咽。遥望秦川,肝肠断绝。”这以下四句即化用陇头歌。

13.轻是轻忽,只当没听见。肠断声指呜咽的水声。

14.这句是上句的否定。心绪久乱,而水声触耳,想不愁也不行。心不在焉,因而伤手。初尚不知,见水赤才发觉。刻划人微。

15.丈夫,犹言“男儿”、“健儿”或“壮士”,是征夫自谓。誓许国,是说决心把生命献给国家。这以下四句征夫的心理有了转变,但是出于无可奈何的,所以语似壮而情实悲,口里说的和心里想的仍有矛盾。

16.这句承上句。既以身许国,此外还有什么值得悲愤和留念的呢?

17.西汉宣帝曾图画霍光、苏武等功臣一十八人于麒麟阁。

18.当字很有意思,好像甘心如此,其实是不甘心。末两句也是反话。所以有此矛盾现象,是由于这个战争不是正义的战争,人民也是被强制去作战的。

19.送徒有长,是指率领(其实是押解)征夫的头子,刘邦、陈胜都曾做过。

20.远戍,指人说,是征夫自谓。“亦有身”是说我们也有一条命,也是一个人。是反抗和愤恨的话。仇注:“远戍句,此被徒长呵斥而作自怜语。”不对头。

21.这两句是说,死活我们都向前去,决不作孬种,用不着你们吹胡子瞪眼,也是汪性使气 的话。仇注:“吏即送徒之长。”

22.附书即捎信儿。六亲是父母兄弟妻子。

23.这两句概括书中的大意。决绝,是永别。仿佛是说:“妈呀!爸爸呀!妻呀!儿呀!…… 我们再也不能见面了!我们苦也不能苦在一起了!”吴瞻泰云:“不言不同欢乐,而言不同苦辛,并苦辛亦不能同,怨之甚也。”

24.“迢迢”,远貌。

25.异苦乐是说苦乐不均。在剥削阶级的部队中,官兵总是对立的。

26.隔河的河即交河。“骑”字照以前的习惯读法,应读作去声,因为这是名词,指骑兵。

27.倏忽,一会儿工夫。

28.《通鉴》说当时“戍边者多为边将苦使,利其死而没其财”(卷二百一十六)。可见“为奴仆”确是实际情形。

29.树,立也。

30.这四句极像谣谚,可能是当时军中流行的作战歌诀。马目标大易射,马倒则人非死即伤,故先射马,蛇无头而不行,王擒则贼自溃散,故先擒王。擒王句乃主意所在,下四句便是引伸这一句的。

31.亦有限,是说也有个限度,有个主从。正承上句意。沈德潜《杜诗偶评》:“诸本杀人亦有限,惟文待诏(文徵明)作杀人亦无限,以开合语出之,较有味。”不确。

32.自有疆,是说总归有个疆界,饶你再开边。和第一首“开边一何多”照应。

33.这两句是说如果能抵制外来侵略的话,那末只要擒其渠魁就行了,又哪在多杀人呢?张远《杜诗会粹》:“大经济语,借戍卒口中说出。”在这里我们相当明显的看到杜甫的政治观点。

34.雨作动词用,读去声。雨雪即下雪。

35.山高所以径危。因筑城,故须抱石。

36.指落是手指被冻落。

37.汉月,指祖国。

38.祖国在南方,所以见浮云南去便想攀住它。“暮”字含情。

39.单音禅。汉时匈奴称其君长曰单于,这里泛指边疆少数民族君长。

40.古宝剑有雌雄,这里只是取其字面。四五动,是说没费多大气力。

41.奔是奔北,即吃了败仗。

42.名王,如匈奴的左贤王、右贤王。这里泛指贵人。正是所谓“擒贼先擒王”。

43.辕门即军门。

44.这两句主要写有功不居的高尚风格,是第三章“大夫誓许国”的具体表现,也是下章“丈夫四方志”的一个过渡。

45.能无,犹“岂无”、“宁无”,但含有估计的意味,分寸功,极谦言功小。观从军十年 馀,可知“府兵制”这时已完全破坏。

46.众人,指一般将士。苟得,指争功贪赏。

47.“欲语”二字一顿。想说说自己的功,又不屑跟他们同调,干脆不说也罢。《礼记:由礼》:“毋剿说,毋雷同。”雷一发声,四下同应,故以比人云亦云。

48.这两句过去解说不一。大意是说:中原尚且有斗争,何况边疆地区?应前“单于寇我垒”。

49.这两句是将自己再提高一步,丈夫志在四方,又哪能怕吃苦? 《论语》中有“君子固穷”一句。

作者杜甫资料

杜甫

杜甫的诗词全集_杜甫的诗集大全,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 查看详情>>

杜甫古诗词作品: 《发秦州》 《万丈潭》 《高都护骢马行》 《赤谷·天寒霜雪繁》 《盐井》 《天末怀李白》 《阌乡姜七少府设脍戏赠长歌》 《返照·楚王宫北正黄昏》 《野老·野老篱前江岸回》 《高楠·楠树色冥冥

《前出塞九首其六》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