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命司对联注释

朝代:清代 作者:曹雪芹 出自:薄命司对联 更新时间:2017-04-03

(1)春恨秋悲:与《孽海情天对联》中“古今情”、“风月债”义相似,指小说中林黛玉在春花零落、秋窗风雨之际触景生情,引起身世遭遇的悲愁。

(2)花容月貌:比喻女子容貌美丽。妍,美。

薄命司对联: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7790.html

曹雪芹: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216.html

对联的内容正合太虚幻境这一虚构情节的需要,孤立地从表面上看,都是所谓“戒妄动风月之情”,与小说深刻地揭露当时现实社会的黑暗腐朽的主要倾向仿佛是矛盾抵触的。但是,如果读者仔细地研究曹雪芹对全书原来的构思,就会发现这些对联也与这一回中诸多判词、曲子一样具有隐示人物未来命运的意思,并非泛泛地劝人净心寡欲以求能超度“孽海”。

隐示的对象主要是小说的中心情节——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从现在所见后40回续书情节来看,林黛玉是死于被贾母等所弃,以及贾宝玉娶薛宝钗。这谈不上什么“春恨秋悲皆自惹”。可是,作者原来的构思并非如此。许多线索都可以证明,在曹雪芹的笔下,林黛玉原是为贾宝玉的获罪受苦而忧愤悲痛致死的。所谓酬风月之债,主要也指眼泪还债,而“眼泪还债”的正确含义,应是说林黛玉流尽了最后的泪水,以报答知己相知相爱的恩惠,而不是如续书所写的怨恨知己的薄幸。所以,见过全部原稿的脂砚斋写下批语说:“绛珠之泪至死不干,万苦不怨,所谓‘求仁而得人,又何怨?’悲夫!”(《红楼梦》戚序本第三回总评)这里所引《论语》中“求仁”等等的话,就是“自惹”二字的注解。林黛玉后来行酒令时,抽得花名签的诗句是“莫怨东风当自嗟”,也含有同样的隐义。

但无论是“皆自惹”也好,“当自嗟”也好,或者如警幻仙姑歌中所唱的“觅闲愁”也好,都不过是怀着悲观情绪的作者的无可奈何的话,他并不真正想把悲剧的造成归咎于不幸者自身。这从小说任何一个情节的具体描写中都可以得到证明。

作者曹雪芹资料

曹雪芹

曹雪芹的诗词全集_曹雪芹的诗集大全,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作者,籍贯沈阳(一说辽阳),生于南京,约十三岁时迁回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 查看详情>>

曹雪芹古诗词作品: 《警幻仙姑赋》 《五美吟·西施》 《回前诗·一步行来错》 《元宵灯谜·朝罢谁携两袖烟》 《题自画石》 《孽海情天对联》 《凝晖钟瑞》 《螃蟹咏·铁甲长戈死未忘》 《石上偈》 《回前诗·朝扣富儿门

古诗《薄命司对联》的名句翻译赏析

《薄命司对联》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