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寺对联赏析
寺名“智通”,大概是说这副对联中所说的人生道理只有智者能通。其实一般人的本性都是趋于贪得无厌的,人们是决不会自动“缩手”的,直至“一败涂地”。这并不关乎“智”与不“智”。至于“回头”追随蒲团,归向宗教,那只不过是逃避现实,用自欺欺人的办法作精神麻醉,更不是真“通”。对联对逐渐僵化的社会制度是很好的写照,也是对全书情节线索的概括。破寺老僧的荒凉小境是宁、荣二府未来的镜中影,也是甄士隐、贾宝玉等人的暮年图。作者用这样倒折逆挽的笔法,把全书的归结预先象征性地勾画几笔,暗示了小说所具体描写的贾府衰败过程,有它的普遍意义。
智通寺的一副联语,是封建地主阶级的绝妙写照,也预示出全书的发展趋向。最后荣宁二府的破败荒凉,不禁令人想起这“门巷倾颓的破寺;而荣宁二府的老爷少爷们的归宿,从这个无依无靠的老僧身上,不呃看到了它的投影么!第二回书便出现这样一幅寓奇意于寻常中的对联,是可看出作者在结构安排中的苦心的。
直至“一败涂地”比如贾雨村,他见识颇广,看到此联,便知“其中想逼有个翻过筋斗来的”人,但却不能觉悟到,这其实也可视作对他自己的当头棒喝。因为他也因贪酷被革职,翻过一次筋斗了,却并未从此接受教训而“缩手”,还是野心不死,想伺机再起;而一旦得志,便很快故态复萌,终致遭“锁枷扛”走到“眼前无路想回头”而为时已晚的地步。更推而广之,整个贾府的遭遇又何尝不是如此!
智通寺对联: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7831.html
曹雪芹: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216.html
《中秋对月有怀》是清代文学家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中穷儒贾雨村写的。这首诗被称为“口占五言一律”。口占,即随口吟成之意。律:律诗,唐代近体诗的一种,每首八句,共四联。此首每句为五个字,故称为五言律诗,亦即五律。
这首诗是《红楼梦》第一回中穷儒贾雨村写的,他当时寄住在葫芦庙内,生计窘迫。因与乡宦甄士隐为邻,偶至甄家,与甄家丫鬟娇杏邂逅。只为娇杏两次回头看他,他便酸性大发,以为娇杏是“巨眼英雄”,有意于己,不免心中窃喜,念念在怀,时至中秋,宝镜高悬,不禁对月有感,随口吟成此诗。
作者曹雪芹资料

曹雪芹的诗词全集_曹雪芹的诗集大全,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作者,籍贯沈阳(一说辽阳),生于南京,约十三岁时迁回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 查看详情>>
曹雪芹古诗词作品: 《自题一绝》 《桃花行·桃花帘外东风软》 《对月寓怀口号一绝》 《南柯子·空挂纤纤缕》 《红楼梦·李纨》 《菊梦·篱畔秋酣一觉清》 《绿珠·瓦砾明珠一例抛》 《香菱·根并荷花一茎香》 《题大观园》 《回前诗·十二花容色最新》
古诗《智通寺对联》的名句翻译赏析
- 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 - 曹雪芹 - - 《智通寺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