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风赏析
此诗以凯风吹彼棘心开篇,把母亲的抚育比作温暖的南风,把自己弟兄们小时候比作酸枣树的嫩芽,“丛生的”小嫩芽之所以能够健康成长,全是母亲大人辛勤哺育的功劳。七个儿子一个一个长大成人(材)了,母亲的大恩大德,堪称圣善,儿子却是不孝儿,这就是自责自称,总嫌自己做得还远远不够,与母亲的养育之恩相比,还差得很远很远,无以为报。
从第三章开始,作者又以寒泉比母,以黄鸟比子,作进一步的自我批评。寒泉也成为母爱的代称。寒泉在地下流淌,滋养浚人。母亲生养弟兄七人,至今还如此劳苦,让作儿子的如何心安?黄鸟鸣叫得清丽婉转,尚且如此悦耳动听,为什么七个儿子却不能抚慰母亲那颗饱受孤苦的心呢?
诗的前二章的前二句都以凯风吹棘心、棘薪,比喻母养七子。凯风是夏天长养万物的风,用来比喻母亲。棘心,酸枣树初发芽时心赤,喻儿子初生。棘薪,酸枣树长到可以当柴烧,比喻儿子已成长。后两句一方面极言母亲抚养儿子的辛劳,另一方面极言兄弟不成材,反躬以自责。诗以平直的语言传达出孝子婉曲的心意。
诗的后二章寒泉、黄鸟作比兴,寒泉在浚邑,水冬夏常冷,宜于夏时,人饮而甘之;而黄鸟清和宛转,鸣于夏木,人听而赏之。诗人以此反衬自己兄弟不能安慰母亲的心。
诗中各章前二句,凯风、棘树、寒泉、黄鸟等兴象构成有声有色的夏日景色图。后二句反覆叠唱的无不是孝子对母亲的深情。设喻贴切,用字工稳。诗中虽然没有实写母亲如何辛劳,但母亲的形象还是生动地展现出来。
凯风: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7947.html
诗经: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138.html
《国风·邶风·雄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现代学者一般认为这是妻子深情思念远方的丈夫,并大胆谴责统治者不知德行的诗篇。全诗四章,每章四句。篇法结构上实下虚,前三章是为后一章蓄势。前三章抒写思念之情,在艺术上主要运用”兴“的手法,来表达主人公对丈夫的想念、瞻望以及无奈之情态;最后一章在前三章的基础上生发出主人公对统治者的批评与谴责之意,提升了诗歌的思想境界。
关于此诗的背景,历来说法不一。有人认为是为妇人思念远役的丈夫而作,也有人认为是为思念友人而作。《毛诗序》说:“《雄雉》,刺卫宣公也。淫乱不恤国事,军旅数起,大夫久役,男女怨旷,国人患之,而作是诗。”这里的“丈夫久役、男女怨旷”点明了此诗为妇人思念远役丈夫的诗。方玉润《诗经原始》说此诗为“期友不归,思而共勖”而作,认为是朋友互勉的诗。
作者诗经资料
古诗《凯风》的名句翻译赏析
- 睍睆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 - 诗经 - - 《凯风》
-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 - 诗经 - - 《凯风》
-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 - 诗经 - - 《凯风》
-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 - 诗经 - - 《凯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