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雁·东来万里客注释译文
注释
①东来:诗中的“东来”,郭知达《九家集注杜诗》作“春来”解。
②万里客:作者自指。作者故乡洛阳在成都东北。
③乱:指安史之乱;
④几年:犹如何时、几时的意思;
⑤肠断:指极度悲哀伤心;
⑥江城:指梓州。
白话译文
春天来了,我这个远离家乡的人,什么时候才能回家呢?最让我悲伤的是,连那江城的大雁都可以自由自在地向北飞去,而我却挪不动步呢。
归雁·东来万里客: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8425.html
杜甫: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4.html
全诗四句,前两句:“东来万里客,乱定几年归”,感事伤时,直抒胸臆。首句的“东来”,指自东川梓州赴西川成都。万里客”是诗人对自己被贬华州、客秦州、寓同谷、入西蜀、避乱梓阆一系列颠沛流离生活的艺术概括。足见行路之遥、流离之苦。诗中“东来”二字亦作“春来”[2] 。“万里客”三字,饱含着经年奔波的凄楚况味和浓烈的乡思之情。此时,安史之乱已经平息,按说应当回家了。他在不久前写的“生平第一首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就满怀激情地表示过:“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如今又来到成都,早就萦绕于怀的回乡之愿,不知要到何年才能实现?一个问句,表现了诗人渴望回乡而不能的急迫心情。[6]
末句正是申明“肠断”之故。[1] 正当诗人为乡情所苦、愁思百结的时候,一队队大雁正从滨临锦江的成都上空,高高地向北归飞。“高高”有自由自在、畅通无阻之意。大雁北飞之地就是中原地带,它既是作者故乡的所在地,也是唐王朝中央政权的所在地。诗人想到大雁一年一度地回到故乡,而自己却多年滞留异地,不禁愁思缕缕。
这首诗短小精悍,含义隽永,余味无穷。这原因,一方面是诗人将自己的一片真情,融于字里行间,在平易朴实的语言里,蕴含着强烈的激情。另一方面,写归雁的诗,往往都是先从大雁本身着笔,然后再抒发议论,然而这首诗却是先写思归的心情,一开始就直抒胸怀,先给读者一个思乡的强烈印象,然后再将描写的笔触对准空中的大雁,让生动的形象去充分体现作者的思想,给人以具象化的感觉,先赋而后兴。不仅使情景交融,也使思乡恋国之情表达得更为强烈,更为深长。另外,在绝句格式上,这一首采用了对起散结的方式。盛唐绝句重散行,四个散句起承转合,句与句之间不讲究对偶。而此诗一、二句用了对偶。后两句用散句,又纯任天然。这样,在形式上把精巧与自然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读来节奏优美,“神味高远”(浦起龙语)。杜甫“常常把绝句作为遣兴手段,即兴漫成,但这并不妨碍他在形式上有意识进行多种尝试。”(周啸天《唐绝句史》)从这首五言绝句中,也可以看出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态度。
作者杜甫资料

杜甫的诗词全集_杜甫的诗集大全,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 查看详情>>
杜甫古诗词作品: 《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 《到村·碧涧虽多雨》 《栀子·栀子比众木》 《放船·收帆下急水》 《崔氏东山草堂》 《江南逢李龟年》 《瀼西寒望》 《前苦寒行·年白帝雪在山》 《春日梓州登楼二首其一》 《鹦鹉·鹦鹉含愁思》
古诗《归雁·东来万里客》的名句翻译赏析
- 肠断江城雁,高高正北飞 - - 杜甫 - - 《归雁·东来万里客》
- 东来万里客,乱定几年归 - - 杜甫 - - 《归雁·东来万里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