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云门寺阁鉴赏
此诗一、二句以写意的笔法,勾勒出云门寺的一幅远景。首句点出云门寺的所在,次句写出寺的环境氛围。“香阁”二字,切合佛寺常年供香的特点。寺阁坐落在东山下,那儿地势高,云雾缭绕。时近傍晚,山花笼上了一层苍茫的暮色,似在烟霭之中。用“象外”去形容“幽”,是说其幽无比,超尘拔俗。一座幽静的佛寺便在邈远天际淡淡化出。两句于写景之中兼寓叙事:云门寺尚在远方,诗人此时还在投宿途中。
三、四句所写,是到达宿处后凭窗远眺的景象。这两句对偶工稳,内蕴深厚,堪称是篇中的警策。“悬灯”、“卷幔”正是入夜时初到宿处的情状:点燃宿处油灯,卷起久垂的帷帘,观赏起窗外的夜色。诗人借悬灯写出夜色中壁立的千嶂,借卷幔写出想象中所见浩淼的太湖。山与水对比,纵与横映衬,意境极为优美。其实,在茫茫夜色中,纵然卷起窗帘或借助于所悬之灯,也是看不到千嶂奇景和五湖秋色的,这纯属想象之辞。诗人不为夜幕和斗室所限,而能逸兴遄飞,放笔天地,写出如此壮美的诗句,显示了诗人宽阔的胸怀。而且,这两句诗并非泛泛的写景抒情之笔。诗人以“悬灯”、“卷幔”表示投宿,又以“秋”与“夕”点出节令与时间,并以“千嶂”、“五湖”的高远气象表明所宿处的云门山寺的势派。
五、六两句,紧承“悬灯”和“卷幔”,写卧床环顾时所见。可见这时诗人已经睡下,但一时还未成眠,便游目室内与窗外:墙上,因为年深日久,壁画的大部分已经剥落,只见到尚剩下的大雁;天空,闪烁的群星像是镶嵌在窗户上那样临近。画壁黯淡,足见佛寺之古老,正与诗人此时睡意昏昏的状态相接近;群星在窗口闪烁,像是引诱着诗人进入梦乡。两句分别写出云门寺“高”与“古”的特色。
最后两句写入梦后的情景。终于,诗人坠入了沉沉的梦乡:“更疑”句直承“纱窗”句,因有斗牛临窗的情景,才引出云门寺地势高峻、犹如与天相近的联想,因而在夜间竟做起驾着白云凌空遨游的梦来。“疑”字用疑似的口气将似有若无的境界说出,朦胧恍惚,真有梦境之感。
全诗八句,紧扣诗题,丝丝入扣,密合无间。诗人以时间为线索,依次叙述赴寺、入阁、睡下、入梦,写足“宿”字。又以空间为序,先从远处写全景,再从阁内写外景,最后写阁内所见;由远而近,由外而内,环环相衔,首尾圆合,写尽云门寺的“高”与“古”。艺术结构上颇见匠心,体现了诗人从“无我之境”到“有我之境”的审美追求。
宿云门寺阁: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2634.html
孙逖: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131.html
《采莲曲》是唐朝诗人崔国辅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写的是一对恋人在采莲时相会的情景。江南水乡青年男女水上相逢,喜出望外,唯恐失去对方,将两只采莲的小船紧紧相靠,并驾齐驱。表现了青年男女对美好爱情大胆炽热的追求和情侣间的相互爱慕之情。
作者是吴郡人,从小生活在江南水乡,对于采莲青年男女们的劳动生活、对于他们开朗活泼的感情和性格,都非常的熟悉。故创作了这首诗。
作者孙逖资料
孙逖的诗词全集_孙逖的诗集大全,孙逖(695~761) 唐朝大臣、史学家,唐朝潞州涉县(今河北涉县)人。自幼能文,才思敏捷。曾任刑部侍郎、太子左庶子、少詹事等职。有作品《宿云门寺阁》《赠尚书右仆射》《晦日湖塘》等传世。孙逖 (695-761年),唐朝潞州涉县(今河北涉县)人,孙逖幼时英俊,文思敏速。15岁时..... 查看详情>>
孙逖古诗词作品: 《送赵评事摄御史监军岭南》 《下京口埭夜行》 《丹阳行·丹阳古郡洞庭阴》 《夜到润州》 《送魏骑曹充宇文侍御判官分按山南》 《正月十五日夜应制》 《同邢判官寻龙湍观归湖中》 《淮阴夜宿·永夕卧烟塘》 《酬万八贺九云门下归溪中作》 《和常州崔使君咏后庭梅》
古诗《宿云门寺阁》的名句翻译赏析
- 更疑天路近,梦与白云游 - - 孙逖 - - 《宿云门寺阁》
- 画壁余鸿雁,纱窗宿斗牛 - - 孙逖 - - 《宿云门寺阁》
- 悬灯千嶂夕,卷幔五湖秋 - - 孙逖 - - 《宿云门寺阁》
- 香阁东山下,烟花象外幽 - - 孙逖 - - 《宿云门寺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