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鉴赏
此诗当作于公元808年(元和三年)秋。理由有三,其一,诗中有“中为吏役牵,十祀空悁劳”之句,柳宗元于公元798年(贞元十四年)及第博学宏词科,任集贤殿书院正字,开始步入仕途,十年后即是公元808年(元和三年)。其二,诗中提及“岷凶既云捕,吴虏亦已鏖”,据《旧唐书·宪宗纪》,浙西李錡诛于公元807年(元和二年)旧历十一月,已过秋季。而诗中却有“江空秋月高”之句,应为第二年秋。其三,诗中有“三辟咸肆宥,众生均覆焘”之句,据《旧唐书·宪宗纪》,公元808年(元和三年)春正月群臣上尊号,曰睿圣文武皇帝,曾大赦天下。
第一部分“游南亭夜还”分三层来写。第一层是说,早年喜好山水的夙愿由于官务牵绊而耽搁了,又因为不才而遭受贬谪,却来到了山水胜地。这时柳宗元心中虽然悲愤,却有所慰藉,可谓不幸之幸。其实,柳宗元被贬,真正原因是权贵对革新派的仇视和摧残,诗中对自己的讥嘲,对天命、鬼责、卦辞、神明的认可都是愤疾不平之辞,而内心则以屈原自比。第二层写观游南亭所见美景和野炊的情趣。写景突出了山川的幽静和动物的自在,幽静流露出内心深处的孤寂和愁苦,自在则反衬自己的拘情和无奈。写野炊的情趣,暗示自己避开尘世,回归田园的志向,突出了其个性的清高和品德的正直。第三层写乘舟夜还的感受。主要突出操舟的体会和入门后的幽郁。对于操舟,柳宗元十分小心,深浅宽急应付得当,实际上借喻人生道路上要走好,保持正确的态度。贬永初期,柳宗元的心情一直是沉痛压抑的,所以一进门就感到拘束,心情郁闷,勾起了对亲友的思念。
第二部分“叙志”,分四层来写。第一层又说到自己无才无德,不堪为官而蒙罪,这实际上又是对自己遭贬原因的自解自嘲,与此诗开头相应。第二层则极力推颂朝廷中兴景象,希望能得到皇上宽赦。事实上,宪宗即位后,朝廷确有所振兴,平定了藩镇刘辟、杨惠琳、李錡等人的谋反,入相当权的李吉甫、裴垍、李藩、权德舆、李绛等人也较为干练得力,在整顿财政,改善政治上做了一些切实的工作。柳宗元尽力歌颂中兴景象,当然是为了获取宽宥,但却没有过分的阿谀奉承。而渴望从政,施展才华,也是柳宗元希望遇赦复出的重要原因。但由于革新派一方面多为少年速进,政治根基不牢,一方面又树敌太多,积怨较深,更重要的是由于永贞革新涉及到皇位继承的矛盾,宪宗李纯对柳宗元等很难原谅,曾发过三次诏命,一再重申“八司马”不仅不在宽宥之列,而且不得“量移”,所以柳宗元的希望显得很不现实,很可笑也很可悲。第三层写自己如果归返将安心务农,过平淡的田园生活。这里突出了自耕自足的低微要求和不羡富贵的安分思想。一方面显示出柳宗元的清高品质,一方面又透露出柳宗元遭受打击后的心灰意冷。从写法上看,则与第一部分第二层所写野炊的情趣相关联。第四层,写自己所处环境的凶险而将丧命,期盼有人救援,然而,他自己也明白这是不切实际的,于是,感到绝望。这里,写南蛮之地的凶险,既与第一部分第一层遭贬而投迹山水地相照应,又与第一部分第二层写景的心情相反相成,一乐一悲,或亲或惧,皆由贬谪而起。蒙恩遇赦希望渺茫,回家务农的最低要求也难以实现,因而陷入了极度痛苦、矛盾和怨愤之中。
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14641.html
柳宗元: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181.html
《哭连州凌员外司马》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为悼念好友凌准而创作的一首诗。在诗中,他以情驭辞,深情地回顾了他们昔日的友谊,盛赞凌准的气节与才学,并对他“有道而不明于天下,离愍逢尤夭其生”的不幸遭遇和“盖棺未塞责,孤旐凝寒颸。”的死后凄惨情景,悲痛难平。
作者柳宗元资料
古诗《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的名句翻译赏析
- 神明固浩浩,众口徒嗷嗷。投迹山水地,放情咏离骚 - - 柳宗元 - - 《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
- 天命斯不易,鬼责将安逃。屯难果见凌,剥丧宜所遭 - - 柳宗元 - - 《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
- 外曲徇尘辙,私心寄英髦。进乏廓庙器,退非乡曲豪 - - 柳宗元 - - 《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
- 夙抱丘壑尚,率性恣游遨。中为吏役牵,十祀空悁劳 - - 柳宗元 - - 《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