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州二首·谢脁诗中佳丽地赏析
第二首诗说明润州邻近对应着扬州,在长江畔城防更严密,更加适合旅游隐居,但也仍然多次成为亡国之地。
元郝天挺注、清朱三锡评《东岩草堂评订唐诗鼓吹》:朱东岩曰:润州南枕大江,东连吴会,一起曰“千里秋”,便将润州写得分外出色;亭东一望,千里清光,不觉有感于昔年之游也。三、四承之,是因昔年而有感于目前,言寺犹昔日之寺,桥犹昔日之桥,“无鸟迹”是感其衰,“多酒楼”是志其盛,数年之内,盛衰在目,良可慨也。……杜公一生不拘细行,意气闲逸,观其胸中眼底,必深有旨乎晋人风味矣!月明江上,感慨良深,故以“更想桓伊”作结也。
清代赵臣瑗辑《山满楼笺注唐诗七言律》:“大抵”、“可怜'一开一合,薄责南朝,重罪东晋,自是千秋定论。此二句,其意则侧卸,其法则倒装,其中神理则融成一片也(“大抵南朝”二句)。结仍归到现在。月明,秋也。先闻笛,后想桓伊,此却又用倒落法,以取姿致,笔端便觉洒然(末二句下)。
润州二首·谢脁诗中佳丽地: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22926.html
杜牧: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7.html
《题扬州禅智寺》是晚唐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是作者看望在扬州禅智寺修养的弟弟时所作。诗的前六句写禅智寺环境清幽,后两句缅想扬州城内的繁华,反衬出寺院的静寂,也反映了诗人孤独落寞的心情。
此诗作于唐文宗开成二年(837)秋。杜牧时年三十五岁,任监察御史,分司东都洛阳。杜牧的弟弟杜顗患眼疾,暗无所视,寄住在扬州城东的禅智寺。杜枚告假,从洛阳带了眼医石公集前去探视。此诗便作于此时。唐制规定: “职事官假满百日,即合停解。”杜牧这次即因告假逾百日而离职。
作者杜牧资料
古诗《润州二首·谢脁诗中佳丽地》的名句翻译赏析
- 扬州尘土试回首,不惜千金借与君 - - 杜牧 - - 《润州二首·谢脁诗中佳丽地》
- 画角爱飘江北去,钓歌长向月中闻 - - 杜牧 - - 《润州二首·谢脁诗中佳丽地》
- 城高铁瓮横强弩,柳暗朱楼多梦云 - - 杜牧 - - 《润州二首·谢脁诗中佳丽地》
- 谢脁诗中佳丽地,夫差传里水犀军 - - 杜牧 - - 《润州二首·谢脁诗中佳丽地》
《润州二首·谢脁诗中佳丽地》相关古诗翻译赏析
- 古诗《润州二首·谢脁诗中佳丽地》- - 赏析 - - 杜牧
- 古诗《润州二首·谢脁诗中佳丽地》- - 注释译文 - - 杜牧
- 古诗《润州二首·谢脁诗中佳丽地》- - 创作背景 - - 杜牧
- 古诗《商山麻涧》- -创作背景 - - 杜牧
- 古诗《齐安郡中偶题二首其一》- -赏析 - - 杜牧
- 古诗《及第后寄长安故人》- -鉴赏 - - 杜牧
- 古诗《将赴湖州留题亭菊》- -注释译文 - - 杜牧
- 古诗《汉江·溶溶漾漾白鸥飞》- -注释译文 - - 杜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