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赏析
起句“剑外从军远”,点明这次远行的原因是“从军”,即入节度使幕府。诗题“遇雪”而作,却从远写起,着一“远”字,不仅写行程之遥,更有意让人由“远”思“寒”。隆冬之际,旅人孑然一身,行囊单薄,自然使人产生苦寒之思,又自然地使人盼望家中妻子寄棉衣来。可是,诗人的妻子已经不在人间,没有人为他寄衣了。
第二句“无家与寄衣”,蕴意至深。一路风霜,万般凄苦,都蕴含在这淡淡的一句诗中了。诗人善于用具体细节表达抽象的思念,用寄寒衣这一生活中的小事,倾泻出自己心底悲痛的潜流和巨大的哀思。
“散关三尺雪”句是全诗的承转之辞,上承“遇雪”诗题,表现出“乱山残雪夜,孤灯异乡人”的凄凉飘泊之感;同时,大雪奇寒与无家寄衣联系起来,以雪夜引出温馨的梦境,转入下文。读者不妨这样联想,也许因为大雪封山,道路阻绝,作者只能留宿散关驿舍。伤痛倦极,朦胧入睡,睡梦中见妻子正坐在旧时的鸳机上为他赶制棉衣。“回梦旧鸳机”,情意是十分真挚悲切。纪昀云:“回梦旧鸳机,犹作有家想也。”用“有家想”反衬“无家”丧妻的痛苦,以充满温馨希望的梦境反衬冰冷严酷的现实,更见诗人内心痛苦之深。至于梦中与妻子相见欢娱的情景和梦后倍觉哀伤的愁绪便略而不写,留在纸外,让读者自己想象思索了。
此诗朴素洗炼,而又深情绵邈。诗用层层推进、步步加深的手法,写出凄凉寂寞的情怀和难言的身世之痛。从军剑外,畏途思家,这是第一层;妻亡家破,无人寄御寒之衣,伤别与伤逝之情交织一起,这是第二层;路途遇雪,行期阻隔,苦不堪言,这是第三层:“以乐景写哀”,用温馨欢乐的梦境反衬冰冷痛苦的现实,倍增其哀,这是第四层。诗至此,可以看出,在悼伤之情中,又包孕着行役的艰辛、路途的坎坷、伤别的愁绪、仕途蹭蹬的感叹等复杂感情。短短二十字,概括如此丰富深沉的感情内容,可见李商隐高度凝炼的艺术功力。
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23807.html
李商隐: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10.html
北齐二首,是唐朝诗人李商隐所做的两首咏史诗。这两诗通过讽刺北齐后主高纬宠幸冯淑妃这一荒淫亡国的史实,借古鉴今。语言精炼、对比鲜明,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唐武宗后期喜畋猎,宠女色,史载武宗王才人善歌舞,每畋苑中,才人必从,“袍而骑,佼服光侈”。与诗中“着戎衣”、“猎一围”有相似之处。武宗固非高纬一流的“无愁天子”,但诗人从关心国家命运出发,借北齐亡国事预作警戒,创造了这组诗。
作者李商隐资料
李商隐的诗词全集_李商隐的诗集大全,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 查看详情>>
李商隐古诗词作品: 《小园独酌》 《莫愁·雪中梅下与谁期》 《闻著明凶问哭寄飞卿》 《留赠畏之·空寄大罗天上事》 《自南山北归经分水岭》 《代赠·楼上黄昏欲望休》 《饮席代官妓赠两从事》 《谑柳·已带黄金缕》 《览古·莫恃金汤忽太平》 《赠歌妓二首其一》
古诗《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的名句翻译赏析
- 散关三尺雪,回梦旧鸳机 - - 李商隐 - - 《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
- 剑外从军远,无家与寄衣 - - 李商隐 - - 《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
《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相关古诗翻译赏析
- 古诗《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 - 赏析 - - 李商隐
- 古诗《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 - 注释译文 - - 李商隐
- 古诗《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 - 创作背景 - - 李商隐
- 古诗《桂林·城窄山将压》- -创作背景 - - 李商隐
- 古诗《潭州·潭州官舍暮楼空》- -创作背景 - - 李商隐
- 古诗《到秋·扇风淅沥簟流离》- -创作背景 - - 李商隐
- 古诗《暮秋独游曲江》- -创作背景 - - 李商隐
- 古诗《韩碑·元和天子神武姿》- -创作背景 - - 李商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