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望·三点五点映山雨注释译文
注释
①蛱蝶:蝴蝶。晋葛洪《抱朴子·官理》:“髫孺背千金而逐蛱蝶,越人弃八珍而甘蛙黾,即患不赏好,又病不识恶矣。”
②稳睡:一作“对浴”。
③阙下:宫阙之下。借指帝王所居的宫廷。《史记·梁孝王世家》:“于是梁王伏斧质于阙下,谢罪,然后太后、景帝大喜,相泣,复如故。”成别业:一作“非己业”。别业,别墅、别馆。
④旧隐:昔日的隐士。吴融《萧县道中》诗:“草堂旧隐终归去,寄语岩猿莫晓惊。”
⑤俱:一作“都”。
白话译文
几滴小雨飘过山前,水边稀稀疏疏地开着几朵花。蝴蝶纷飞掠过芳草丛,鸳鸯在暖和的沙子上沉睡。在帝京的新居成为别馆,江南故乡旧日的隐所现在不知成为谁的家园?几年的东奔西走还是没有收获,还是羡慕那暮色中归到林中的寒鸦。
闲望·三点五点映山雨: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31535.html
吴融: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420.html
此诗题为“闲望”,诗中所写,看似闲淡,实际却写出了作者四处奔走,苦于仕途劳碌的心境。
诗的前四句是望中所见,通过对周遭景物细致入微的刻画描写,力图写出一个“闲”字。青山疏雨、临水野花、芳草蛱蝶、暖沙鸳鸯,四组画面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自然美景。雨只是点点滴滴,不是翻云遮山的倾盆大雨,不是昏昏沉沉的绵绵阴雨。花不是千枝万枝,满山遍野,而是一枝两枝,临水横斜。景致优美疏淡、色彩明丽而添秾艳之感。这四句诗,遣词用字极为考究,写淡雅的景色,反衬闲淡的心理。“三点五点”“一枝两枝”,纯属口语,然朗朗上口,音律复叠之美,如贯珠落盘,天籁自响。写蛱蝶之爱芳草,用“狂飞”出之,言鸳鸯之适意,著“稳睡”二字,其自乐自适的物情宛然在目。
末四句由写景转入抒情。诗人新居处在皇都,又当如此美景,按理说,他应感到欣喜,而他却不无惋惜地写道“江南旧隐是谁家”,新居固佳,然诗人总有“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的想法。颈联二句,由新居闲望想到旧日隐所见,语气之中充满抛离故园的懊悔伤感情绪。尾联上句承上由离开旧隐到建立新居的联想而来,虽然只用了“东迁西去”四字,但写出了诗人多年来仕途奔走的辛苦酸楚,劳碌的结果只是“俱无成”。无数次的碰壁和失望,一事无成的悲哀,使他重新萌发了归隐之情,然而,事情往往不是那么简单,生计、仕途、理想等因素,对于一个沉沦潦倒而素有抱负的下层知识分子来说,不是那么容易就能一古脑地抛掉。进退无计之际,望着暮色中纷纷归林的晚鸦,诗人不禁生出一股羡慕之情。由此可见,诗题中的“闲”字,诗中表现的闲情,是诗人在八方奔走,无计可施的窘况下那种无可奈何之闲。在诗中貌似宁静的闲淡下,覆盖着一颗为苦恼纠缠、骚动不安的心。
作者吴融资料

吴融的诗词全集_吴融的诗集大全,吴融,唐代诗人。字子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吴融生于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903),享年五十四岁。他生当晚唐后期,一个较前期更为混乱、矛盾、黑暗的时代,他死后三年,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也就走入历史了,因此,吴融可以说是整个大唐帝国走向灭亡的见证..... 查看详情>>
吴融古诗词作品: 《春词·鸾镜长侵夜》 《送弟东归》 《赠李长史歌》 《赴职西川过便桥书怀寄同年》 《上巳日·本学多情刘武威》 《题湖城县西道中槐树》 《丛祠·丛祠一炬照秦川》 《过邓城县作》 《秋池·冷涵秋水碧溶溶》 《赴阙次留献荆南成相公三十韵》
古诗《闲望·三点五点映山雨》的名句翻译赏析
- 东迁西去俱无计,却羡暝归林上鸦 - - 吴融 - - 《闲望·三点五点映山雨》
- 阙下新居成别业,江南旧隐是谁家 - - 吴融 - - 《闲望·三点五点映山雨》
- 蛱蝶狂飞掠芳草,鸳鸯稳睡翘暖沙 - - 吴融 - - 《闲望·三点五点映山雨》
- 三点五点映山雨,一枝两枝临水花 - - 吴融 - - 《闲望·三点五点映山雨》
《闲望·三点五点映山雨》相关古诗翻译赏析
- 古诗《闲望·三点五点映山雨》- - 赏析 - - 吴融
- 古诗《闲望·三点五点映山雨》- - 注释译文 - - 吴融
- 古诗《闲望·三点五点映山雨》- - 创作背景 - - 吴融
- 古诗《华清宫二首其一》- -注释译文 - - 吴融
- 古诗《子规·皱白离情高处切》- -赏析 - - 吴融
- 古诗《金桥感事》- -注释译文 - - 吴融
- 古诗《春归次金陵》- -鉴赏 - - 吴融
- 古诗《桃花·满树和娇烂漫红》- -鉴赏 - - 吴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