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法华寺简灵澈上人注释译文
注释
①至道:大道,最根本、最深刻的原理。机:此处作迹象、征兆解。杳冥:深远不可见。
②青荧:青灯。这里指佛灯。以其光青莹,故名。
③小乘:印度佛教于12世纪间出现大乘与小乘教派之分。乘者,运载之义,指使人乘之至其悟岸之教。小乘与大乘之区别有根器之不同、教体之不同及所证得的果报不同。小乘者,皆小根器人。小乘又分两种:闻佛说法、得“四谛”之教体、求得阿罗汉果,名“声闻乘”;从十二因缘法、求得辟支佛果,称“缘觉乘”。小乘之悟,虽有深浅之别,皆为灰身灭智、归于空寂涅桨之悟,是个人解脱的自利自度。大乘则是自利利他、普救一切众生。大乘者,乃大根器人,开一切智,为尽未来际众生化益之悟,证得佛果。《法华经·方便品》曰:“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庄严,以此度众生,自证无上道,大乘平等法。若以小乘,乃至化一人我,则堕槛贪。”
作品译文
禅道深幽不见形,孤灯明亮竹色青。
不知何处小乘客,一夜风传读经声。
宿法华寺简灵澈上人: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36535.html
皎然: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13.html
大乘佛教强调“明心见性”,这里所说的心与性,便是众生皆有的佛性。后世禅宗甚至提出“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佛性不在文字,脱离言说,但却表现在一切因缘而生的活泼泼的事物中。领悟佛性的智慧,人人皆有,但却有许多人被蒙蔽,因此不能开悟。禅宗的入门便是一个“悟”宇,要以悟打破过去的蒙蔽。这首诗便是欲破经典的蒙蔽。首先,诗的第一句提“至道无机但杳冥”,根本大法是不可见的。释迦牟尼的传法偈说:“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根本大法不可见但亦非无,它是真如如如,即万物如本来的样子,它不脱离万物。因此,第二句便言“孤灯寒竹自青荧”,在万事万物中,都可用心去体会禅道。如果有朝一日,“你”忽然明白,孤灯为什么会明亮、寒竹为什么格外青翠,“你”就会豁然开悟。可是,那些小乘僧人却不理会,他们放弃眼前向他们显示佛道的活泼泼事物,埋头于读经。对于这种精进的精神,禅者是肯定的,可是由于门径不对,只会越读越迷。诗作者又为之深深惋惜,这使人想到南岳怀让禅师以磨砖不能成镜去开启马祖的故事,或许,该诗读过,会让小乘者有所开悟呢。
作者皎然资料
皎然的诗词全集_皎然的诗集大全,皎然,唐代诗僧。生卒年不详。俗姓谢,字清昼,吴兴(浙江省湖州市)人。南朝谢灵运十世孙。活动于大历、贞元年间,有诗名。他的《诗式》为当时诗格一类作品中较有价值的一部。其诗清丽闲淡,多为赠答送别、山水游赏之作。..... 查看详情>>
皎然古诗词作品: 《太湖馆送殷秀才赴举》 《赋得灯心送李侍御萼》 《送顾处士歌》 《寒竹·袅袅孤生竹》 《送裴判官赴商幕》 《送大宝上人归楚山》 《塞下曲·都护今年破武威》 《奉同颜使君真卿袁侍御骆驼桥玩月》 《洞庭山维谅上人院阶前孤生橘树歌》 《同袁高使君送李判官使回》
古诗《宿法华寺简灵澈上人》的名句翻译赏析
- 不知何处小乘客,一夜风来闻诵经 - - 皎然 - - 《宿法华寺简灵澈上人》
- 至道无机但杳冥,孤灯寒竹自青荧 - - 皎然 - - 《宿法华寺简灵澈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