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定者胜天,天定亦能胜人
天可必乎?贤者不必贵,仁者不必寿。天不可必乎?仁者必有后。二者将安取衷哉?吾闻之申包胥曰:“人定者胜天,天定亦能胜人。”世之论天者,皆不待其定而求之,故以天为茫茫。善者以怠,恶者以肆。盗跖之寿,孔、颜之厄,此皆天之未定者也。松柏生于山林,其始也,困于蓬蒿,厄于牛羊;而其终也,贯四时、阅千岁而不改者,其天定也。善恶之报,至于子孙,则其定也久矣。吾以所见所闻考之,而其可必也审矣。
国之将兴,必有世德之臣,厚施而不食其报,然后其子孙能与守文太平之主、共天下之福。故兵部侍郎晋国王公,显于汉、周之际,历事太祖、太宗,文武忠孝,天下望以为相,而公卒以直道不容于时。盖尝手植三槐于庭,曰:“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已而其子魏国文正公,相真宗皇帝于景德、祥符之间,朝廷清明,天下无事之时,享其福禄荣名者十有八年。今夫寓物于人,明日而取之,有得有否;而晋公修德于身,责报于天,取必于数十年之后,如持左契,交手相付。吾是以知天之果可必也。
吾不及见魏公,而见其子懿敏公,以直谏事仁宗皇帝,出入侍从将帅三十馀年,位不满其德。天将复兴王氏也欤!何其子孙之多贤也?世有以晋公比李栖筠者,其雄才直气,真不相上下。而栖筠之子吉甫,其孙德裕,功名富贵,略与王氏等;而忠恕仁厚,不及魏公父子。由此观之,王氏之福盖未艾也。
懿敏公之子巩与吾游,好德而文,以世其家,吾以是铭之。铭曰:
“呜呼休哉!魏公之业,与槐俱萌;封植之勤,必世乃成。既相真宗,四方砥平。归视其家,槐阴满庭。吾侪小人,朝不及夕,相时射利,皇恤厥德?庶几侥幸,不种而获。不有君子,其何能国?王城之东,晋公所庐;郁郁三槐,惟德之符。呜呼休哉!
作者苏轼资料

苏轼的诗词全集_苏轼的诗集大全,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 查看详情>>
苏轼古诗词作品: 《退圃·百丈休牵上濑船》 《八阵碛·平沙何茫茫》 《次秦少游韵赠姚安世》 《减字木兰花·寓意》 《陈州与文郎逸民饮别携手河堤上作此诗》 《涿州见寄·始忆庚寅降屈原》 《王晋卿作《烟江叠嶂图》》 《画雪雀有感·早知臭腐即神奇》 《忆黄州梅花五绝》 《于潜女·青裙缟袂于潜女》
人定者胜天,天定亦能胜人的相关诗句
- 王城之东,晋公所庐;郁郁三槐,惟德之符。呜呼休哉 - - 苏轼 - - 《》
- 吾侪小人,朝不及夕,相时射利,皇恤厥德?庶几侥幸,不种而获。不有君子,其何能国 - - 苏轼 - - 《》
- 既相真宗,四方砥平。归视其家,槐阴满庭 - - 苏轼 - - 《》
- 魏公之业,与槐俱萌;封植之勤,必世乃成 - - 苏轼 - - 《》
- 国之将兴,必有世德之臣,厚施而不食其报,然后其子孙能与守文太平之主、共天下之福 - - 苏轼 - - 《》
- 人定者胜天,天定亦能胜人 - - 苏轼 - - 《》
- 仁者必有后。二者将安取衷哉 - - 苏轼 - - 《》
- 天可必乎?贤者不必贵,仁者不必寿。天不可必乎 - - 苏轼 - - 《》
苏轼的名句
- 上党从来天下脊,先生元是古之儒。时平不用鲁连书 - - 苏轼 - - 《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党学官》
- 江边骑马是官人,借我孤舟南渡 - - 苏轼 - - 《渔父·渔父笑轻鸥举》
- 冰雪透香肌。姑射仙人不似伊。濯锦江头新样锦,非宜。故著寻常淡薄衣 - - 苏轼 - - 《南乡子·有感》
- 云霾浪打人迹绝,时有沙户祈春蚕 - - 苏轼 - - 《自金山放船至焦山》
- 东府三人最少,西山八国初平 - - 苏轼 - - 《河满子·湖州作寄益守冯当世》
- 好将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 - - 苏轼 - - 《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 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 - - 苏轼 - - 《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
- 仲尼圣人,历试于天下,苟非大无道之国,皆欲勉强扶持,庶几一日得行其道 - - 苏轼 - - 《》
- 推挤不去已三年,鱼鸟依然笑我顽。人未放归江北路,天教看尽浙西山 - - 苏轼 - - 《与毛令方尉游西菩寺》
- 淡烟笼月绣帘阴。画堂深。夜沈沈 - - 苏轼 - - 《江城子·腻红匀脸衬檀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