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象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余既耸然异之。
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倘见之欤?
作者苏轼资料

苏轼的诗词全集_苏轼的诗集大全,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 查看详情>>
苏轼古诗词作品: 《减字木兰花·琵琶绝艺》 《甘菊·越山春始寒》 《观鱼台·欲将同异较锱铢》 《虞美人·持杯遥劝天边月》 《太白词·神之来》 《奉酬仲闵食新面汤饼仍闻籴麦甚盛》 《醉翁操·琅然》 《题小诗·万窍号地籁》 《书韩干二马》 《太皇太后阁·舞羽诸羌伏》
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的相关诗句
-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倘见之欤 - - 苏轼 - - 《》
- 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 - 苏轼 - - 《》
- 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 - - 苏轼 - - 《》
- 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 - - 苏轼 - - 《》
-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 - - 苏轼 - - 《》
- 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 - - 苏轼 - - 《》
苏轼的名句
- 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无异于眇 - - 苏轼 - - 《》
- 是故疑则举而归之于仁,以君子长者之道待天下,使天下相率而归于君子长者之道。故曰:忠厚之至也 - - 苏轼 - - 《》
- 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 - 苏轼 - -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 轼寓居粗遣。但舍弟初到筠州,即丧一女子,而轼亦丧一老乳母 - - 苏轼 - - 《》
- 帐底吹笙香吐麝。此般风味应无价 - - 苏轼 - - 《蝶恋花·密州上元》
- 门外东风雪洒裾。山头回首望三吴。不应弹铗为无鱼 - - 苏轼 - - 《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党学官》
- 五湖闻道,扁舟归去,仍携西子 - - 苏轼 - - 《水龙吟·小舟横截春江》
- 冻合玉楼寒起粟,光摇银海眼生花 - - 苏轼 - - 《雪后书北台壁·城头初日始翻鸦》
- 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 - - 苏轼 - - 《满庭芳·归去来兮》
- 万人鼓噪慑吴侬,犹似浮江老阿童 - - 苏轼 - - 《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万人鼓噪慑吴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