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于字也亦然,以故古之人其名、字不必其美且善也。后之人但取夫美善之称
古者名、字大抵多奇,而偶者盖少。自汉以还,少有奇字者,其名则或奇或偶焉耳,岂非其习使然哉!吾闻之申繻曰:“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其于字也亦然,以故古之人其名、字不必其美且善也。后之人但取夫美善之称,而不必有其实,则其虚冒焉者又岂少乎!
余偶名而欲奇其字,有来告者曰:“不可,以习俗之不惯于称也。”余曰:“余之为是,非故矫然异也,其说有取,而于古亦无谬。虽然,更其称而仍袭其义则字曰褐夫,可乎?”人曰:“褐,贱服也;夫,不知谁何人之辞也。今吾子以自托焉,不亦鄙乎?”余曰:“余固鄙人也,舍是无以为吾字矣。天下之人,上自君公,以至于大夫、士,其等列以渐而降,最下至于褐夫,则垢污贱简极矣。其所处也至卑,其于世也无伍,富贵利达之所无望,而声势名誉之所不及。庸人孺子皆得傲且侮之而无所忌,以故古者谚之谩必以云。然则余不以为字而谁乎?吾恶夫世之窃其名而无其实者,又恶夫有其实而辞其名者。若余则真褐之夫也,虽欲辞其名,不得矣。匪吾云,人实云云,然则人之称之也必惯,鄙不鄙又何论焉!”
既以其语应客,遂书之,以为《褐夫字说》云。
余偶名而欲奇其字,有来告者曰:“不可,以习俗之不惯于称也。”余曰:“余之为是,非故矫然异也,其说有取,而于古亦无谬。虽然,更其称而仍袭其义则字曰褐夫,可乎?”人曰:“褐,贱服也;夫,不知谁何人之辞也。今吾子以自托焉,不亦鄙乎?”余曰:“余固鄙人也,舍是无以为吾字矣。天下之人,上自君公,以至于大夫、士,其等列以渐而降,最下至于褐夫,则垢污贱简极矣。其所处也至卑,其于世也无伍,富贵利达之所无望,而声势名誉之所不及。庸人孺子皆得傲且侮之而无所忌,以故古者谚之谩必以云。然则余不以为字而谁乎?吾恶夫世之窃其名而无其实者,又恶夫有其实而辞其名者。若余则真褐之夫也,虽欲辞其名,不得矣。匪吾云,人实云云,然则人之称之也必惯,鄙不鄙又何论焉!”
既以其语应客,遂书之,以为《褐夫字说》云。
作者戴名世资料
其于字也亦然,以故古之人其名、字不必其美且善也。后之人但取夫美善之称的相关诗句
- 其于字也亦然,以故古之人其名、字不必其美且善也。后之人但取夫美善之称 - - 戴名世 - - 《》
- 古者名、字大抵多奇,而偶者盖少。自汉以还,少有奇字者,其名则或奇或偶焉耳,岂非其习使然哉 - - 戴名世 - - 《》
戴名世的名句
- 出大门,循墙而东,有平岗,尽处土隆然而高 - - 戴名世 - - 《》
- 先君为人醇谨,忠厚退让,从不言人过矣。与人交,无畛城;与人语,辄以为善相劝勉 - - 戴名世 - - 《》
- 慧庆寺距阊门四五里而遥,地僻而鲜居人,其西南及北,皆为平野 - - 戴名世 - - 《》
- 言洁足下。仆平居读书,考文章之旨,稍稍识其大端 - - 戴名世 - - 《》
- 吾曹习其事焉,不以为困也,吾尽吾力,以致乎地利 - - 戴名世 - - 《》
- 以此鸟之羽毛洁而音鸣好也,奚不深山之适而茂林之栖,乃托身非所,见辱于人奴以死 - - 戴名世 - - 《》
- 天启初,与给事中杨涟俱以清直敢言负重望,每国家有大议,公卿大臣辄问光斗涟云何 - - 戴名世 - - 《》
- 余读书之室,其旁有桂一株焉。桂之上,日有声弇弇者,即而视之 - - 戴名世 - - 《》
- 余尝适田间,观农家矣,占晴雨,相燥湿,定疆理,凿陂池 - - 戴名世 - - 《》
- 顺治二年,既写江东南,而明唐王即皇帝位于福州 - - 戴名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