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别裁
愚民政策
讲了孔子教育的方法、目标与内容以后,下面所说的一节,是另一个问题了。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五四运动”的时候,他们打倒孔家店,这句话也是孔子的“罪状”之一。照字面上讲,“民”就是一般人,老百姓。“可使由之”,叫他做就是了。等于军队下命令,目标正前方,距离若干,限几分钟到达。只下命令叫他去。“不可使知之”,不可以叫他知道理由,绝对的服从。到了民国以来,“五四运动”前后,有好几个人改这两句话。康有为、梁启超他们说,孔子绝对民主,古人对这两句书,圈点句读错了,应该是“民可使,由之。”老百姓各个知识都高了,可以公开选择投票,给他们政治自由。“不可使,知之。”老百姓还没有到达水准,“知之”,教育他,训练他,先使他知。改得好像是非常好。
但又有人不同意,说康、梁的句读也错了,应该是“民可,使由之。”看看这个社会、老百姓可以民主了,给他民主。“不可,使知之。”看看老百姓还不可以民主的时候,“使知之”,要教育他。但不管他们怎样圈点,反正都是好心帮我们孔夫子的忙,都是主张孔子是绝对民主,不要打倒孔家店,不必要乱批评。但在我个人,早年也认为他们这样圈来圈去有道理。现在老了,有时脑子很顽固,认为不必要另外圈点,就是原来那个样子。事实上对于一般人,有时候只可以要他去做,无法教他知道所以这么做的原因,这是我根据几十年的经验来的。到今天为止,我是这样的看法,也许明天更聪明一点,再改变也说不定。不过到今天为止,据我所了解,有些人如果要他去做事,先把一切计划理由告诉他,他去做起来一定很糟糕。好像带部队,下命令,三百公尺,限五十秒跑到,跑得到有奖,跑不到处罚。结果跑到了,奖赏他就是了,他一定非常高兴。假如先告诉他理由,什么政治学,什么心理学、什么学什么学的,结果他跑到半路上研究起心理学、政治学来了,目标达不到了。据此回转来一想,孔子的话绝对的对,并不是一般人所说的愚民政策。事实上有些人的头脑、程度、才具只能够听命于人,当然有些人是天生的领导人才。曾有两位同盟会的老先生告诉我,国父孙总理很会说笑话,有一次在上海,大家坐下来谈天,他问大家能够做些什么?大家说了后,回过来问他。总理说,我想了半天,除了当领导以外,一无所能。这个话听来蛮妙的,实际上是老实话。大家仔细一想,总理这句话绝对是对的,他就是天生的领袖人才,这是谁也无法否认的事实。相反的,有些人就是天生听命于人的,能成为非常好的干部。这种人如果去做领导人,下命令,一定做不好。碰到这样的人只有“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另外,我还有一个体会,天下的事业,都是浑小子闯出来的。到年纪大懂得多了,经验丰富,别说去创业,赶公共汽车都怕被汽车碾了。懂是懂得多,可什么都做不成。所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也是一句名言,不必去另外圈点了。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五四运动”的时候,他们打倒孔家店,这句话也是孔子的“罪状”之一。照字面上讲,“民”就是一般人,老百姓。“可使由之”,叫他做就是了。等于军队下命令,目标正前方,距离若干,限几分钟到达。只下命令叫他去。“不可使知之”,不可以叫他知道理由,绝对的服从。到了民国以来,“五四运动”前后,有好几个人改这两句话。康有为、梁启超他们说,孔子绝对民主,古人对这两句书,圈点句读错了,应该是“民可使,由之。”老百姓各个知识都高了,可以公开选择投票,给他们政治自由。“不可使,知之。”老百姓还没有到达水准,“知之”,教育他,训练他,先使他知。改得好像是非常好。
但又有人不同意,说康、梁的句读也错了,应该是“民可,使由之。”看看这个社会、老百姓可以民主了,给他民主。“不可,使知之。”看看老百姓还不可以民主的时候,“使知之”,要教育他。但不管他们怎样圈点,反正都是好心帮我们孔夫子的忙,都是主张孔子是绝对民主,不要打倒孔家店,不必要乱批评。但在我个人,早年也认为他们这样圈来圈去有道理。现在老了,有时脑子很顽固,认为不必要另外圈点,就是原来那个样子。事实上对于一般人,有时候只可以要他去做,无法教他知道所以这么做的原因,这是我根据几十年的经验来的。到今天为止,我是这样的看法,也许明天更聪明一点,再改变也说不定。不过到今天为止,据我所了解,有些人如果要他去做事,先把一切计划理由告诉他,他去做起来一定很糟糕。好像带部队,下命令,三百公尺,限五十秒跑到,跑得到有奖,跑不到处罚。结果跑到了,奖赏他就是了,他一定非常高兴。假如先告诉他理由,什么政治学,什么心理学、什么学什么学的,结果他跑到半路上研究起心理学、政治学来了,目标达不到了。据此回转来一想,孔子的话绝对的对,并不是一般人所说的愚民政策。事实上有些人的头脑、程度、才具只能够听命于人,当然有些人是天生的领导人才。曾有两位同盟会的老先生告诉我,国父孙总理很会说笑话,有一次在上海,大家坐下来谈天,他问大家能够做些什么?大家说了后,回过来问他。总理说,我想了半天,除了当领导以外,一无所能。这个话听来蛮妙的,实际上是老实话。大家仔细一想,总理这句话绝对是对的,他就是天生的领袖人才,这是谁也无法否认的事实。相反的,有些人就是天生听命于人的,能成为非常好的干部。这种人如果去做领导人,下命令,一定做不好。碰到这样的人只有“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另外,我还有一个体会,天下的事业,都是浑小子闯出来的。到年纪大懂得多了,经验丰富,别说去创业,赶公共汽车都怕被汽车碾了。懂是懂得多,可什么都做不成。所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也是一句名言,不必去另外圈点了。
上一篇:社会动乱之源
下一篇:文章自己的好
愚民政策相关文章
- 《大禹和墨子》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泰伯 - - 子曰:禹,吾无闲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
- 《民主乎?专制乎?》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泰伯 - - 从这一点研究孔子思想,以现代观念来说,孔子非常主张民主。为什么呢......
- 《接下来便说到帝尧》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泰伯 - - 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
- 《三代之治》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泰伯 - - 孔子说了孔门学问中个人的修养,和作人做事的大原则以后,接着是评论......
- 《文化复兴运动》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泰伯 - - 子曰: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这里讲到文化的重整,等于我们现......
- 《秀才未必知天下事》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泰伯 - - 说了半天,就是解释“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 《入山唯恐不深的隐士》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泰伯 - - 下一节孔子接着讲学问的道理与个人的修养。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 《求学的目的为什么》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泰伯 - - 下面开始是第二篇的呼应,也就是为政之道的发挥,与学问修养达到外用......
- 《知人于微》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泰伯 - -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上面讲了许多孔门......
- 《社会动乱之源》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泰伯 - - 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孔子说“好勇&rd......
- 《愚民政策》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泰伯 - - 讲了孔子教育的方法、目标与内容以后,下面所说的一节,是另一个问题......
- 《文章自己的好》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泰伯 - - 说到写文章,我曾和年轻的同学们谈到,为什么写不好文章:一开头面对稿......
- 《怎样才算知识分子》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泰伯 - - 这几节都是记载曾子所讲的孔门学问的精华,下面等于是两个小结论。......
- 《临大节而不可夺》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泰伯 - -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
- 《学问深时意气平》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泰伯 - - 下一节是门人们记载曾子平常所教诲的。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
- 《冯道的故事》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泰伯 - - 我们举出一个人来做例子,这是讲到这里,顺便讨论历史。在此要特别声......
- 《无愧平生事大难》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泰伯 - - 这篇下面差不多都是门人的记载。下一节是讲曾子。曾子有疾,召门弟......
- 《贵为天子而友布衣》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泰伯 - - 下面是孔子说明人生修养的境界。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
- 《薄帝王而不为》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泰伯 - - 《泰伯》第八这一篇,等于是第二篇《为政》的个人学问修养的引伸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