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苏轼的诗 >沁园春·情若连环原文及翻译赏析

沁园春·情若连环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更新时间:2017-10-31

情若连环,恨如流水,甚时是休。也不须惊怪,沈郎易瘦,也不须惊怪,潘鬓先愁。总是难禁,许多魔难,奈好事教人不自由。空追想,念前欢杳杳,後会悠悠。

凝眸。悔上层楼。谩惹起、新愁与旧愁。向彩笺写遍,相思字了,重重封卷,密寄书邮。料到伊行,时时开看,一看一回和泪收。须知道,□这般病染,两处心头。

作者苏轼资料

苏轼

苏轼的诗词全集_苏轼的诗集大全,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 查看详情>>

苏轼古诗词作品: 《江神子·冬景》 《南歌子·黄州腊八日饮怀民小阁》 《满庭芳·三十三年,飘流江海》 《谐音《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一)》》 《刘壮舆长官是是堂》 《游三游洞游洞之日有亭吏乞诗既为留三绝句于》 《睡起闻米元章冒热到东园送麦门冬饮子》 《次韵赠清凉长老》 《答径山琳长老》 《霅上访道人不遇

沁园春·情若连环原文及翻译赏析

古诗《沁园春·情若连环》创作背景_作者苏轼,其内容如下:《沁园春·情若连环》是北宋著名词人苏轼早年时期作品。描绘了女主人公从自身的相思,设想对方的相思,道出相恋双方的共同心病。为词人真切体验之作。这首词以铺叙手法说..

查看详情>>

古诗《沁园春·情若连环》赏析_作者苏轼,其内容如下:整首词善于铺叙,在有条理、有层次的铺叙之后,突然插入一笔,由一方设想另一方,构成“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的妙境。 上片首句“情若连环,恨如流水”,起调是..

查看详情>>

古诗《沁园春·情若连环》注释译文_作者苏轼,其内容如下:注释 ⑴连环:连结成串的玉环,比喻连续不断。流水:流动的水,形容流逝的岁月。 ⑵惊怪:感到惊异奇怪。沈郎:指南朝梁沉约,亦借指腰肢瘦损之义。潘鬓( bìn):晋潘岳《秋兴赋》序:&ld..

查看详情>>

苏轼的诗词大全

  • 1. 古诗《美哉一首送韦城主簿欧阳君》 - - 苏轼- - 美哉水,洋洋乎,我怀先生,送之子于城隅。洋洋乎,美哉水,我送之子,至於新渡。念彼嵩雒,眷焉西顾,之子于迈,至於白马。白马旧邦,其构维新,邦人流涕,画舫之孙。相其口髯,尚克似之,先生遗民,之子
  • 2. 古诗《张庖民挽词·东晋巾车令》 - - 苏轼- - 东晋巾车令,西京执戟郎。甘心向山水,结发事文章。故自轻千户,何曾羡一囊。才高鬼神恶,骨朽姓名芳。庾岭铭旌暗,秦淮旧宅荒。吾诗不用刻,妙语有黄香。
  • 3. 古诗《霜筠亭·解箨新篁不自持》 - - 苏轼- - 解箨新篁不自持,婵娟已有岁寒姿。要看凛禀霜前意,须待秋风粉落时。
  • 4. 古诗《杜沂游武昌以酴醿花菩萨泉见饷》 - - 苏轼- - 酴醿不争春,寂寞开最晚。青蛟走玉骨,羽盖蒙珠幰。不妆艳已绝,无风香自远。凄凉吴宫阙,红粉埋故苑。至今微月夜,笙箫来绝巘。余妍入此花,千载尚清婉。怪君呼不归,定为花所挽。昨宵雷
  • 5. 古诗《赠山谷子·黄童三尺世无双》 - - 苏轼- - 黄童三尺世无双,笔头衮衮悬秋江。不忧老子难为父,平生崛强今心降。我来喜共阿戎语,应敌纵横如急雨。生子还如孙仲谋,豚犬谩多何足数。黄家小儿名拾得,眉如长松眼如漆。只今数岁已
  • 6. 古诗《虔守霍大夫监郡许朝奉见和此诗复次前韵》 - - 苏轼- - 大邦安静治,小院得闲游。赣水雨已涨,廉泉春水流。同烹贡茗雪,一洗瘴茅秋。秋思生莼鲙,寒衣待橘洲。扬雄未有宅,王粲且登楼。老景无多日,归心梦几州。敢因逃酒去,端为和诗留。旧箧藏
  • 7. 古诗《画山水·老去君空见画》 - - 苏轼- - 老去君空见画,梦中我亦曾游。桃花纵落谁见,水到人间伏流。山人昔与云俱出,俗驾今随水不回。赖我胸中有佳处,一樽时对画图开。
  • 8. 古诗《是日偶至野人汪氏之居有神降于其室自称天人》 - - 苏轼- - 酒渴思茶漫扣门,那知竹里是仙村。已闻龟策通神语,更看龙蛇落笔痕。色瘁形枯应笑屈,道存目击岂非温。归来独扫空斋卧,犹恐微言入梦魂。
  • 9. 古诗《送乔仝寄贺君·君年二十美且都》 - - 苏轼- - 君年二十美且都,初得恶疾堕眉须。红颜白发惊妻孥,览镜自嫌欲弃躯。结茅穷山啖松腴,路逢逃秦博士卢。方瞳照野清而臞,再拜未起烦一呼。觉知此身了非吾,炯然莲花出泥涂。随师东游渡
  • 10. 古诗《雅安人日次旧韵·似闻高隐在前村》 - - 苏轼- - 似闻高隐在前村,坐膝扶床戏子孙。自赏春光携桂酒,喜逢晴色款柴门。屏间带日金人活,头上迎风彩胜翻。蓬鬓扶疏吾老矣,岂能旧貌改新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