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雨花台边埋断戟赏析
第二首诗,则主要抒发了作者鲁迅对辛亥革命失败的感慨。首句“雨花台边埋断戟,莫愁湖里余微波”中,“雨花台”、“莫愁湖”是南京城两处具有标志性的地方,莫愁湖还曾有南京“第一名胜”之称。鲁迅通过对此二处的描写,又进一步描绘了南京城一片荒凉的景象,以对应第一首诗中第二句描写的景象。同时,诗人又用“埋断戟”、“余微波”,来象征地描写了辛亥革命失败的状况。辛亥革命爆发不久,革命党人率江浙新军攻打南京,从城外雨花台,经城南中华门攻克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又曾在莫愁湖边,建立一座江浙新军攻克南京阵亡将士的石碑,上面刻有孙中山的题词“建国成仁”四字,故此二处为辛亥革命遗迹。鲁迅通过对此二处的描写,沉痛地感叹辛亥革命的失败,以及对国民政府军阀政客们背叛革命,葬送孙中山事业的愤慨。用“埋断戟”、“余微波”来表示辛亥革命失败,反映了作者沉重的心情。第二句“所思美人不可见,归忆江天发浩歌”中,“所思美人”在诗中喻指孙中山和他的追随者们。
《无题二首》是鲁迅因宫崎家族对中国辛亥革命的支持而引发感慨,以南京城为背景,怀古喻今,沉痛地表达了对辛亥革命失败,孙中山的革命事业未成的慨叹,以及对其背叛行径的讽刺和揭露,沉郁悲愤,含蓄深沉。
无题·雨花台边埋断戟: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45884.html
鲁迅: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743.html
《无题二首》是现代文学家鲁迅创作的一组七言绝句。这两首诗从不同的角度,抒写了两个不同的事件。第一首为“卮酒食河豚”,第二首为“吴娃唱柳枝”。这两首诗虚实结合,叙事抒情融为一体。它们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当时祖国长夜漫漫,杜鹃啼血的政治环境,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与渴望光明的情怀。
据《鲁迅日记》1932年12月31日载,这两首诗系书赠日本朋友滨之上信隆和坪井芳治的(当时均为上海莜崎医院医生)。又,同月28日记:“晚坪井先生来邀至日本饭馆食河豚,同去并有滨之上医生。”可为注脚。这是两首借物托情的政治抒怀诗。
作者鲁迅资料
鲁迅的诗词全集_鲁迅的诗集大全,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查看详情>>
鲁迅古诗词作品: 《剥崔颢黄鹤楼诗吊大学生》 《二十二年元旦》 《教授杂咏·名人选小说》 《题三义塔》 《无题·一枝清采妥湘灵》 《赠日本歌人》 《无题·洞庭木落楚天高》 《自题小像》 《答客诮》 《所闻·华灯照宴敞豪门》
古诗《无题·雨花台边埋断戟》的名句翻译赏析
- 所思美人不可见,归忆江天发浩歌 - - 鲁迅 - - 《无题·雨花台边埋断戟》
- 雨花台边埋断戟,莫愁湖里余微波 - - 鲁迅 - - 《无题·雨花台边埋断戟》
《无题·雨花台边埋断戟》相关古诗翻译赏析
- 古诗《无题·雨花台边埋断戟》- - 赏析 - - 鲁迅
- 古诗《无题·雨花台边埋断戟》- - 注释译文 - - 鲁迅
- 古诗《无题·雨花台边埋断戟》- - 创作背景 - - 鲁迅
- 古诗《无题·雨花台边埋断戟》- -创作背景 - - 鲁迅
- 古诗《替豆萁伸冤》- -注释译文 - - 鲁迅
- 古诗《悼丁君》- -创作背景 - - 鲁迅
- 古诗《无题·一枝清采妥湘灵》- -创作背景 - - 鲁迅
- 古诗《赠邬其山》- -注释译文 - - 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