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创作背景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深得道家旷达豪放的精神。此词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景,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上片着眼于雨中,下片着眼于雨后,全词体现出一个正直文人在坎坷人生中力求解脱之道,篇幅虽短,但意境深邃,内蕴丰富,诠释着作者的人生信念,展现着作者的精神追求。
这首记事抒怀之词作于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春,当时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词人与朋友春日出游,风雨忽至,朋友深感狼狈,词人却毫不在乎,泰然处之,吟咏自若,缓步而行。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98864.html
苏轼: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186.html
注释
⑴定风波:词牌名。
⑵沙湖:在今湖北黄冈东南三十里,又名螺丝店。
⑶狼狈:进退皆难的困顿窘迫之状。
⑷已而:过了一会儿。
⑸穿林打叶声:指大雨点透过树林打在树叶上的声音。
⑹吟啸:放声吟咏。
⑺芒鞋:草鞋。
⑻一蓑烟雨任平生: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一蓑(suō):蓑衣,用棕制成的雨披。
⑼料峭:微寒的样子。
⑽斜照:偏西的阳光。
⑾向来:方才。萧瑟:风雨吹打树叶声。
⑿也无风雨也无晴:意谓既不怕雨,也不喜晴。
白话译文
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不要害怕树林中风雨的声音,何妨放开喉咙吟唱从容而行。拄竹杖曳草鞋轻便胜过骑马,这都是小事情又有什么可怕?披一蓑衣任凭湖海中度平生。
料峭的春风把我的酒意吹醒,身上略略微微感到一些寒冷,看山头上斜阳已露出了笑脸,回首来程风雨潇潇的情景,归去不管它是风雨还是放晴。
作者苏轼资料
苏轼的诗词全集_苏轼的诗集大全,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 查看详情>>
苏轼古诗词作品: 《生日蒙刘景文以古画松鹤为寿且贶嘉篇次韵为》 《宿临安净土寺》 《菩萨蛮·西湖》 《今年正月十四日与子由别于陈州五月子由复至》 《出峡·入峡喜巉岩》 《次韵王定国谢韩子华过饮》 《和陶移居·昔我初来时》 《送戴蒙赴成都玉局观将老焉》 《雨中明庆赏牡丹》 《次颜长道韵送傅倅》
古诗《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的名句翻译赏析
-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 - 苏轼 - -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 - 苏轼 - -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 - 苏轼 - -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 - 苏轼 - -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相关古诗翻译赏析
- 古诗《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 赏析 - - 苏轼
- 古诗《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 注释译文 - - 苏轼
- 古诗《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 创作背景 - - 苏轼
- 古诗《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 -注释译文 - - 苏轼
- 古诗《鹊桥仙·七夕》- -赏析 - - 苏轼
- 古诗《渔父·渔父醒春江午》- -创作背景 - - 苏轼
- 古诗《木兰花令·次马中玉韵》- -创作背景 - - 苏轼
- 古诗《木兰花令·梧桐叶上三更雨》- -注释译文 - - 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