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创作背景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出自: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更新时间:2017-10-31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是北宋诗人苏轼所写的一首七言律诗。该诗回顾了诗人被流放到南方的经历,表现了他北归的兴奋之情,九死不悔的倨傲之心和坚强自信、旷达豪放的襟怀。全诗多次运用“比”的手法,韵味深远。

绍圣元年(1094年),宋哲宗亲政,蔡京、章惇之流执掌朝政,专整元祐旧臣;苏轼更成了打击迫害的主要对象,一贬再贬,由英州(州治在今广东英德)而至惠州,最后远放儋州(州治在今广东儋县,辖境在今海南),前后七年。直到哲宗病死,才遇赦北还。这首诗,就是元符三年(1100年)六月自海南岛返回时所作。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98875.html

苏轼: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186.html

注释

①参(shēn)横斗转:参星横斜,北斗星转向,说明时值夜深。参,斗,两星宿名,皆属二十八星宿。横,转,指星座位置的移动。

②苦雨终风:久雨不停,终日刮大风。

③“天容”句:青天碧海本来就是澄清明净的。比喻自己本来清白,政乱污陷如蔽月的浮云,终会消散。

④鲁叟:指孔子。乘桴(fú):乘船。桴,小筏子。据《论语·公冶长》载,孔子曾说:“道(王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⑤奏乐声:这里形容涛声。也隐指老庄玄理。《庄子·天运》中说,黄帝在洞庭湖边演奏《咸池》乐曲,并借音乐说了一番玄理。轩辕,即黄帝。

⑥南荒:僻远荒凉的南方。恨:悔恨。

⑦兹游:这次海南游历,实指贬谪海南。

白话译文

参星横北斗转已经快到三更时分,雨绵绵风不停老天爷也应该放睛。

云忽散月儿明用不着谁人来点缀,长空净沧海色本来就是澄澈清明。

虽乘船渡大海空怀孔子救世之志,仿佛听到了黄帝成池优美的乐声。

被贬南荒虽然九死一生吾不悔恨,这次远游是我平生最奇绝的经历。

作者苏轼资料

苏轼

苏轼的诗词全集_苏轼的诗集大全,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 查看详情>>

苏轼古诗词作品: 《再用前韵·罗浮山下梅花村》 《九日舟中望见有美堂上鲁少卿饮》 《送邵道士彦肃还都峤》 《哨遍·为米折腰》 《海市·东方云海空复空》 《望海楼晚景五绝·楼下谁家烧夜香》 《韩退之孟郊墓铭云以昌其诗举此问王定国当昌》 《自净土步至功臣寺》 《李公择求黄鹤楼诗因记旧所闻于冯当世者》 《次韵陈四雪中赏梅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