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斛珠·洛城春晚创作背景
《一斛珠·洛城春晚》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首词,约作于宋仁宗嘉佑元年(1056年)闰三月。上片即景生情。写嘉佑元年春苏轼赴京(今河南开封市)应试,路宿洛阳城的景物与由此引发的情感。下片写苏轼思绪绵绵,神态痴呆,由情入景,情景交融。全词由景到情再到景,情景交融,构成一种结构的回环美。
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年),苏轼与乡贡进士王方之女、年方16岁的王弗结为伉俪。《一斛珠·洛城春晚》约作于宋仁宗嘉佑元年(1056年)闰三月。苏轼时年21岁。自蜀赴京道关中,经洛阳时苏轼怀念妻子王弗所作。
一斛珠·洛城春晚: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98986.html
苏轼: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186.html
注释
①一斛(hú)珠:词牌名。又名醉落魄、醉东风、醉落拓。
②洛城:宋代的陪都,称西都,今河南省洛阳市。乱掩:纷纷无序地覆盖、遮掩。红楼:华美的楼房。
③篆(zhuàn):古通“瑑(zhuàn)”,钟口处或车毂(gǔ)上所刻画的条形图案花纹。
④歌宴:犹歌筵,有歌者唱歌劝酒的宴席。
⑤风流:风韵美好动人的男女私情。
⑥关山:关隘山岭。限:阻隔。
⑦君:苏轼妻王弗。寻芳:游赏美景。伴:同行伴侣。
⑧目断:犹望断,一直望到看不见。西楼燕:指昔日居住西楼的王弗。
白话译文
西都三月,客舍外,垂丝的杨枝杂乱无章地遮盖了华美楼房的一半,那小池中轻风吹起的波纹都成了条条花样图案。曾记得,夫妻二人,烛光下共读,梅花前欢会,多么浪漫!尤其那以歌劝酒,由饯而醉而别的热情还在心田。[2]
她是一位聪明而文静的女子。我二人青梅竹马,情深谊笃。而今面对着的是离别之后风流云散的现实。纵然关隘山岭阻隔我俩的身子,但爱情则是无法隔断的。我们总有一天能度关山。等到你我重在“烛下花前”见面,踏青游赏美景再次结伴同行,不分别了。你要我说相思得如何?只有一句话,那就是望呀望呀,一直望到看不见我们昔日居住的西楼前,你那身轻如燕的倩影。
作者苏轼资料
苏轼的诗词全集_苏轼的诗集大全,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 查看详情>>
苏轼古诗词作品: 《戏和正辅一字韵》 《刘景文家藏乐天身心问答三首戏书一绝其后》 《虔守霍大夫监郡许朝奉见和此诗复次前韵》 《孙莘老寄墨·溪石琢马肝》 《壬寅重九不预会独游普门寺僧阁有怀子由》 《端午帖子词·讲余交翟转回廊》 《惠州近城数小山类蜀道春与进士许毅野步会意》 《西新桥·昔桥本千柱》 《次韵钱穆父还张天觉行县诗卷》 《戏赠秀老·拆却相公庵》
古诗《一斛珠·洛城春晚》的名句翻译赏析
- 自惜风流云雨散。关山有限情无限 - - 苏轼 - - 《一斛珠·洛城春晚》
- 待君重见寻芳伴。为说相思、目断西楼燕 - - 苏轼 - - 《一斛珠·洛城春晚》
- 小池轻浪纹如篆。烛下花前,曾醉离歌宴 - - 苏轼 - - 《一斛珠·洛城春晚》
- 洛城春晚。垂杨乱掩红楼半 - - 苏轼 - - 《一斛珠·洛城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