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党学官赏析
“门外东风雪洒裾”,是写送别的时间与景象。尽管春已来临,但因春雪,而气候尚很寒冷。而“飞雪似梅花”的情景,隐含无限惜别之意。这时有“雪洒裾(衣襟)”,而不言“泪沾衣”,颇具豪爽气概。次句即有一较大跳跃,由眼前写到别后,想象梅庭老别去途中,于“山头回首望三吴”,对故园依依不舍。这里作者不是强调三吴可恋,而是写一种人之常情。第三句再进一层,谓“不应弹铗为无鱼。”这句用战国齐人冯谖事,冯谖为孟尝君食客,曾嫌不受重视,弹铗(宝剑)作歌道:“长铗归来乎,食无鱼”(《战国策·齐策》)。此句意谓梅庭老做了学官,不必唱归来了。同时又似乎是说,尽管上党地方艰苦,亦不必计较个人待遇,弹铗使气。正因为意思在两者之间,语气显得尤为诚恳。
过片音调转高亢:“上党从来天下脊”。意谓勿嫌上党边远,其地势实险要。盖秦曾置上党郡,因其地势高,故有“与天为党”之说。杜牧《贺中书门下平泽潞启》:“上党之地,肘京洛而履蒲津,倚太原而跨河朔,战国时,张仪以为天下之脊。”作者《雪浪石》诗亦云:“太行西来万马屯,势与贷岳争雄尊。飞狐上党天下脊,半掩落日先黄昏。”可以参读。
“先生元是古之儒”,此称许梅庭老有如古之大儒,以天下为己任,意谓勿以学官而自卑。此句与上句形成一联,笔力豪迈,高唱警挺,足以壮友人行色。然而,不免还有一个问题,既然上党是要地,梅庭老又是大儒,为何不委以大任,而任“学官”这种小角色呢?末句补说,“时平不用鲁连书”。承接上句,用鲁连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劝勉和同情之意。鲁连,即鲁仲连,战国齐人,曾在赵国游学,当时正逢秦国围攻赵国,魏国派人劝告说赵国奉秦王为帝,鲁仲连力排众议,使赵国保持了独立。后来,齐国大将田单攻打聊城,久攻不下。鲁仲连修书一封,用箭射入城中,劝说守城燕将,燕将看到书信后,犹豫不定,哭泣三天后自杀。田单收复聊城后,想封赏鲁仲连,鲁仲连逃隐于海上。《史记》对鲁仲连评价很高。因上党是赵国旧地,当时宋辽早已议和,所以说时代承平,梅庭老即使有鲁连那样的奇妙计策,也没有用的地方。此句既有劝勉梅庭者随遇而安之意,又有对其生未逢时不得重用之遭的同情。
这首词全词仅六句,却寓义曲折深远,既同情于友人,又开导他努力工作,可以看得出,作者是想用自己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去影响友人,出语洒脱却发自肺腑,真挚动人。
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党学官: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99145.html
苏轼: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186.html
《好事近·烟外倚危楼》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上片即景抒情,写自己的追求与愿望。下片引用史典,交友为寄,表达出他看穿现实的超然的人生态度。这首词以描景与虚幻,现实与历史相融会的笔调,塑造了一位孤独缥缈不定,不问政治的隐士形象。文字洗炼,而寓意鲜明。
这首《好事近》作于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五月谪居黄州时。作者刚从破庙定惠院迁居临皋亭。面对空旷的长江之夜,无限倜傥。从迷蒙的灯光中产生神话般的联想,作此词以解脱之。
作者苏轼资料
苏轼的诗词全集_苏轼的诗集大全,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 查看详情>>
苏轼古诗词作品: 《润州甘露寺弹筝》 《潘推官母李氏挽词》 《戏作切语竹诗》 《送吕希道知和州》 《癸丑春分後雪·雪人春分省见稀》 《次韵叶致远见赠》 《古风·空山学仙子》 《寒食日答李公择三绝次韵》 《占山亭·尚父提封海岱间》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古诗《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党学官》的名句翻译赏析
- 上党从来天下脊,先生元是古之儒。时平不用鲁连书 - - 苏轼 - - 《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党学官》
- 门外东风雪洒裾。山头回首望三吴。不应弹铗为无鱼 - - 苏轼 - - 《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党学官》
《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党学官》相关古诗翻译赏析
- 古诗《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党学官》- - 赏析 - - 苏轼
- 古诗《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党学官》- - 创作背景 - - 苏轼
- 古诗《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党学官》- - 注释译文 - - 苏轼
- 古诗《西江月·坐客见和复次韵》- -注释译文 - - 苏轼
- 古诗《南乡子·梅花词和杨元素》- -注释译文 - - 苏轼
- 古诗《南乡子·怅望送春怀》- -注释译文 - - 苏轼
- 古诗《西江月·闻道双衔凤带》- -创作背景 - - 苏轼
- 古诗《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创作背景 - - 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