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苏轼的诗 > 谒金门·秋感 >创作背景的意思

谒金门·秋感创作背景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出自:谒金门·秋感 更新时间:2017-11-01

《谒金门·秋感》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所创作的一首词。上片写秋夜雨后与友人听潮,下片写秋夜雨后与友人饮别。全词艺术与逻辑巧妙结合,表达了词人在政治上的“愁”感。

此词约作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七月十五日,是时,东坡在杭州通守任上。与《谒金门·秋夜》一样,此词系东坡与人酬赠之作。

谒金门·秋感: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99369.html

苏轼: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186.html

注释

⑴谒金门:词牌名。

⑵断送:犹言结束。残暑:暑天最后最热的时间在三伏,俗称“秋老虎”。

⑶浦:水滨,这里指钱塘江边。

⑷孤负:对不起。金尊:金杯。绿醑(xǔ):绿色美酒。唐太宗《春日玄武门宴群臣》:清尊浮绿醑,雅曲韵朱弦。

⑸来岁:明年。圆:团圆,引伸为相聚。

⑹回:醒来。几许:多少。

⑺夜阑:夜深。

白话译文

今夜一场秋雨,结束了一年的秋老虎。因为爱听那钱塘江的潮声,就来到了送友话别的江边。明天将奔向什么地方?

有负于金杯盛的美酒,明年的今晚还能相聚吗?酒醒梦醒还有多少愁?尽管夜深了,我一人还在自言自语。

作者苏轼资料

苏轼

苏轼的诗词全集_苏轼的诗集大全,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 查看详情>>

苏轼古诗词作品: 《再和·当年曹守我胶西》 《送戴蒙赴成都玉局观将老焉》 《和刘景文见赠》 《元日过丹阳明日立春寄鲁元翰》 《归蜀·竹笥与练裙》 《自题临文与可画竹》 《虔州八境图》 《双池诗·南北檐楹照绿波》 《吾谪海南子由雷州被命即行了不相知至梧乃闻》 《庐山石碑庵·山西旧将本书生

《谒金门·秋感》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