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几共查梨到雪霜鉴赏
上片,咏橘的高洁品格和生活地位。“几共查梨到雪霜,一经题品便生光”,以衬托手法突出橘的傲霜雪的高洁品格。山楂和山梨一到深秋就成熟,根本度不过霜期,而橘子却能凌霜傲雪,常绿不衰。正因两者从未“几共”“到雪霜”,更加突出了橘子的孤傲性格。于是一经人们“题品”,“便生光”彩。屈原的《橘颂》也正是光彩照人之作。自古以来,对橘的是非褒贬从未停息。橘之所以被人称颂,原于它的凌霜傲雪。橘之所以被人贬责,原于它是生于山间的“木奴”。所以该词的上片最后一句,苏轼发出“木奴何处避雌黄”的感叹,也是为橘的俗名“木奴”正名。这一过片问句,为下片进一步咏橘作了铺垫。
下片,写橘之品格、价值和地位。“北客有来初未识,南金无价喜新尝”,以对衬之笔,先写“北客”对橘初不相识,正是为了衬托如“南金无价”的橘子乐于被人们“新尝”的价值。于是更进一步赢得人们的满含滋吮它的滋味,赋写赞颂它的诗句,其“齿牙香”在人的生活中的地位是流芳历史的。
全词,运用了比衬、抑扬、反问、通感等手法,渲染了橘子的耐寒、丰硕、香味。尤其运用“南金”之典和通感心理,反衬出橘子的美质和价值。
浣溪沙·几共查梨到雪霜: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99587.html
苏轼: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186.html
《更漏子·送孙巨源》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此词为送别词,词的上片用西汉二疏(疏广、疏受)故事赞颂孙洙,下片以乘槎故事叙说别情。在词中,作者将仕途中的无穷忧患情思与自己的身世感慨融合一起,表达了极为复杂的心绪。
此词为送别词,为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十月作者在楚州别孙洙(字巨源)时所作。在仕途上,作者与孙洙均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又有着共同的政治遭遇。为了从政治斗争的漩涡中解脱出来,二人皆乞外任。而此时,孙洙即将回朝任起居注知制诰,这自然会引起作者的思想波动。作者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写下了这首词。
作者苏轼资料
苏轼的诗词全集_苏轼的诗集大全,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 查看详情>>
苏轼古诗词作品: 《和梅户曹会猎铁沟》 《张嘉父·空翠娱人意自还》 《张竞辰永康所居万卷堂》 《午窗坐睡·蒲团盘两膝》 《木兰花令·元宵似是欢游好》 《和陶读《山海经》》 《连雨江涨·越井冈头云出山》 《华清引·感旧》 《蝶恋花·密州上元》 《送钱承制赴广西路分都监》
古诗《浣溪沙·几共查梨到雪霜》的名句翻译赏析
- 花尽後,叶飞时。雨凄凄。若为情绪,更问新官,向旧官啼 - - 苏轼 - - 《浣溪沙·几共查梨到雪霜》
- 钱塘风景古来奇。太守例能诗。先驱负弩何在,心已誓江西 - - 苏轼 - - 《浣溪沙·几共查梨到雪霜》
- 北客有来初未识,南金无价喜新尝。含滋嚼句齿牙香 - - 苏轼 - - 《浣溪沙·几共查梨到雪霜》
- 几共查梨到雪霜。一经题品便生光。木奴何处避雌黄 - - 苏轼 - - 《浣溪沙·几共查梨到雪霜》
《浣溪沙·几共查梨到雪霜》相关古诗翻译赏析
- 古诗《浣溪沙·几共查梨到雪霜》- - 注释译文 - - 苏轼
- 古诗《浣溪沙·几共查梨到雪霜》- - 鉴赏 - - 苏轼
- 古诗《浣溪沙·几共查梨到雪霜》- - 创作背景 - - 苏轼
- 古诗《与毛令方尉游西菩提寺》- -赏析 - - 苏轼
- 古诗《》- -艺术特点 - - 苏轼
- 古诗《蝶恋花·送潘大临》- -注释译文 - - 苏轼
- 古诗《》- -译文 - - 苏轼
- 古诗《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注释译文 - - 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