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夜起·微风萧萧吹菰蒲创作背景
《舟中夜起》是北宋诗人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诗描绘了舟中夜起后所观赏到的美丽画图,曲折有致地表露了自己的心曲情怀。全诗写得空旷奇逸,不染一点世俗烟火气,细微地写了夜宿湖中的景况。在描写中,尤其突出了一个“静”字,无论是有声还是无声,动态还是静态,大景还是局部,都紧紧为写静夜服务。
此诗是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赴湖州知州任途中所作。诗人写完此诗不久,就发生了险些使苏轼丧生的“乌台诗案”。
舟中夜起·微风萧萧吹菰蒲: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99661.html
苏轼: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186.html
注释
萧萧:象声词。常形容马叫声、风雨声、流水声、草木摇落声、乐器声等。
菰(gū)蒲:茭白和菖蒲,均为浅水植物。
“开门”句:诗人初听到风吹菰蒲之声,误以为是雨,谁知开门视之,竟是月光洒满了湖面的景象。
“舟人”句:意谓夜已很深,船工和水鸟均已进入了梦乡。
惊窜:受惊而逃窜。
渚:水边。
吊:怜悯。
寒蚓:即蚯蚓。
“落月”句:意谓柳树如蛛网,落月如蜘蛛。
忽忽:失意恍惚状。
能须臾:如此之快。能,如此。
鸡鸣钟动:指天已拂晓。
击鼓:开船时打鼓招呼。
白话译文
微风吹拂着湖中的菰蒲,沙沙作响;我还以为是下雨呢,打开舱门一望,却见到湖中洒满了银色的月光。水鸟都栖息了,舟子也进入了梦乡,忽然听到泼剌水响,原来是一尾大鱼在水里游窜,仿佛是野狐奔走在丛莽。夜深了,人与物都静悄悄地,只剩下我,站在船头,欣赏着这夜景,与身影相伴。潮水悄悄地上涨,那低咽的声息,恍如蚯蚓蠕动;一轮明月西坠,悬挂在岸边的柳条上,犹如蜘蛛悬挂在交织的蛛网。哎,我的一生老是忧愁不安,这清丽的境界,也只能是转眼过去,留作他年回想。你看,一会儿,鸡叫了,寺庙的钟声在湖面回荡,鸟儿惊起,散向四方。我的船,也在鼓声中,呼叫声中,解缆起航。
作者苏轼资料
苏轼的诗词全集_苏轼的诗集大全,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 查看详情>>
苏轼古诗词作品: 《饮酒·左手持蟹螯》 《次韵王定国倅扬州》 《留半岁·海角烦君远访》 《见寄·胶西未到吾能说》 《过广爱寺见三学演师观杨惠之塑宝山》 《雨中花慢·嫩脸羞蛾》 《盐官绝句四首》 《樱桃·独遶樱桃树》 《武昌铜剑歌·供奉官郑文》 《中隐堂诗·二月惊梅晚》
古诗《舟中夜起·微风萧萧吹菰蒲》的名句翻译赏析
- 鸡鸣钟动百鸟散,船头击鼓还相呼 - - 苏轼 - - 《舟中夜起·微风萧萧吹菰蒲》
- 此生忽忽忧患里,清境过眼能须臾 - - 苏轼 - - 《舟中夜起·微风萧萧吹菰蒲》
- 暗潮生渚吊寒蚓,落月挂柳看悬蛛 - - 苏轼 - - 《舟中夜起·微风萧萧吹菰蒲》
- 夜深人物不相管,我独形影相嬉娱 - - 苏轼 - - 《舟中夜起·微风萧萧吹菰蒲》
- 舟人水鸟两同梦,大鱼惊窜如奔狐 - - 苏轼 - - 《舟中夜起·微风萧萧吹菰蒲》
- 微风萧萧吹菰蒲,开门看雨月满湖 - - 苏轼 - - 《舟中夜起·微风萧萧吹菰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