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塔在忠州原不当有塔于此意者后人创作背景
《屈原塔》是北宋著名诗人苏轼在嘉祐四年丁忧结束后,举家迁往汴京途径忠州时写下的诗词。诗中汴京指现在的开封,忠州指现在的忠县。这首诗表达了苏轼身处逆境,同时保持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对未来充满了希望的情感。
相比楚地民俗来,更触动苏轼的是屈原那深入人心的精神品格,因此他不是在纪实性的叙写中展开作品,而是付之以精神史的追溯。投饭和竞渡不是呈现为娱乐化的热闹的民俗场景,而是祭祀与追怀的真正仪式,伴有“悲”、“哽咽”、“哀叫”等强烈的情绪活动。作者一再用反衬的笔法来强化议论的力度,如屈原赴死之决绝与世人眷怀之不绝,如事之无凭与人情之殷切,富贵之短暂与声名之无穷,世人之澌灭与屈原之不朽,最终以“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一联贯之,屈原持志之高洁与自己的无限景仰之情,都不待言而自喻。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首诗就像是一个预言,宣示了作者未来的志节和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后来苏轼毕生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和生活理想,身处逆境而不妥协苟合,同时保持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始终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屈原塔在忠州原不当有塔于此意者后人: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100477.html
苏轼: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186.html
和刘禹锡一样,苏轼也历经贬谪,在一肚子不合时宜的心境中度过人生的大半光阴。不过写作此诗的嘉祐四年(1059),苏轼还是意气风发的青年才士,两年前刚以21岁的年龄成为进士。本年冬苏轼侍父入京,途经忠州南宾县(今四川丰都),看到这个与屈原毫无关系的地方竟建有一座屈原塔,惊异之余便写下了上面这首五言古诗。诗分三段:前八句写端午节投粽子、赛龙舟习俗与屈原的关系,次八句推测屈原塔的来历,末八句赞美屈原不苟求富贵而追求理想的节操。相比楚地民俗来,更触动苏轼的是屈原那深入人心的精神品格,因此他不是在纪实性的叙写中展开作品,而是付之以精神史的追溯。投饭和竞渡不是呈现为娱乐化的热闹的民俗场景,而是祭祀与追怀的真正仪式,伴有“悲”、“哽咽”、“哀叫”等强烈的情绪活动。作者一再用反衬的笔法来强化议论的力度,如屈原赴死之决绝与世人眷怀之不绝,如事之无凭与人情之殷切,富贵之短暂与声名之无穷,世人之澌灭与屈原之不朽,最终以“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一联贯之,屈原持志之高洁与自己的无限景仰之情,都不待言而自喻。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首诗就像是一个预言,宣示了作者未来的志节和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后来苏轼毕生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和生活理想,身处逆境而不妥协苟合,同时保持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始终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作者苏轼资料
苏轼的诗词全集_苏轼的诗集大全,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 查看详情>>
苏轼古诗词作品: 《席上代人赠别》 《赠葛苇·竹椽茅屋半摧倾》 《寄蕲簟与蒲传正》 《和子由渑池怀旧》 《潘推官母李氏挽词》 《叶公秉王仲至见和次韵答之》 《次韵王定国得颍倅·仙风入骨已凌云》 《次韵刘贡父西省种竹》 《送钱承制赴广西路分都监》 《和刘道原见寄》
古诗《屈原塔在忠州原不当有塔于此意者后人》的名句翻译赏析
- 屈原古壮士,就死意甚烈。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决 - - 苏轼 - - 《屈原塔在忠州原不当有塔于此意者后人》
- 南宾旧属楚,山上有遗塔。应是奉佛人,恐子就沦灭 - - 苏轼 - - 《屈原塔在忠州原不当有塔于此意者后人》
- 楚人悲屈原,千岁意未歇。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 - - 苏轼 - - 《屈原塔在忠州原不当有塔于此意者后人》
- 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 - 苏轼 - - 《屈原塔在忠州原不当有塔于此意者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