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春·一桃复一李鉴赏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隐 出自:判春·一桃复一李 更新时间:2020-05-26
“桃树挨着李树,在露井上占据着美好的春光”,首联的含义貌似描绘着好风光。
颔联中“花开的地方就像对着镜子,窥探着人们毫不隐藏”,到这里只能说出春光之美得不隐藏而仍然不能读出李商隐到底表达是何意。
接看颈联“要是敢说西子长得矮的话,就没人会觉得宓妃长得高了”,西施与宓妃都是著名的美女。这里的意思就是说,两个东西都是美的,既然一个美另一个也美,一个丑另一个也丑之意。这里让人想起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鸡鸣》“桃在露井上,李树在桃旁,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树木身相代,兄弟还相忘!”,也许词人借的就是李这首诗。
再来看尾联,尾联明确的表达诗人要说东西,这里可以参看李商隐《锦瑟》的颈联(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珠有泪”、“玉生烟”喻指对曾经沧海的美好恋情的追忆总是伴随着孕育珍珠般痛苦的泪水和蓝田云烟一样的迷离。那么既然在李商隐的眼中珠、玉都是相同的,就可以比之前三联中的桃树与李树,西子与宓妃。尾联表面含义是“不管是明珠还是明玉都被称作夜光珠”,那么表意就很明确了。
从首联的引出桃李关系,颔联写出桃李表现,颈联把西子与宓妃作比,这样就更好得说明珠玉的相类,手法着实高超,表现方法着实迷离。难怪叶燮说:“宋人七绝,大概学杜甫者什六七,学李商隐者什三四。”(《原诗》)
最后,这首诗我认为可能是在责备唐皇室或者对于损人利己之人的一种批判。
李商隐的家世,有记载的可以追溯到他的高祖李涉,所以李商隐数次在诗歌和文章中申明自己的皇族宗室身份,但这并没有给他带来任何实际的利益。所以他认为既然是同宗,那么皇室富达了自己也应该富达了,我们都是出自一根。李郁郁不得志很有可能就会靠着这样来发泄。。。。。。
那么,也有可能是在说损人利己的人。因为这些功绩都是我们共同获得的,你一个人邀功就显得太不仁义。但可能又无法直说,只能以欣赏春景来得以解脱了。

判春·一桃复一李: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23955.html

李商隐: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10.html

《五松驿》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前二句写作者独下长亭追思秦朝的灭亡,因而想起《过秦论》;如今五松驿的松树一棵不存,只见樵人负薪。后二句写李斯、赵高被诛,秦亦随之灭亡,五松亦不免于斩伐,此托秦亡以寄忧国之慨。这首诗,巧用双关语,借古影今,表达作者经过五松驿时,痛惜秦朝灭亡,感慨往事的复杂心情。
诗或作于济源赴京途次。当时应是大中元年(847)随郑亚赴桂幕,途中经五松驿不见五松,只见舆薪,遂引发诗人的感慨。

作者李商隐资料

李商隐

李商隐的诗词全集_李商隐的诗集大全,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 查看详情>>

李商隐古诗词作品: 《无题·近知名阿侯》 《访隐者不遇成二绝》 《秋日晚思》 《赠别前蔚州契苾使君》 《夜冷·树绕池宽月影多》 《楚吟·山上离宫宫上楼》 《过伊仆射旧宅》 《公子·一盏新罗酒》 《谑柳·已带黄金缕》 《即目·小鼎煎茶面曲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