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番·细雨晓莺春晚创作背景

朝代:唐代 作者:温庭筠 出自:定西番·细雨晓莺春晚 更新时间:2020-06-08
《定西番·细雨晓莺春晚》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的词作。此词抒写一个女子对征人的思念之情。上片泛写晚春景色和人物形象,把春景与人面自然地结合起来,从整体上描写思妇形象;下片转入具体刻画,写女主人公因边塞消息不通而极度思念、悲伤,每句都与上片相应。全词比喻形象,构思精妙,结构紧凑,浑然一体。
这首词反映的是闺中少妇对征人的思念。晚唐时期,黑暗专制的统治阶级并没有足够的力量和愿望统一天下,对士大夫们造成了心理的压抑与人格的扭曲。同时社会动荡与战乱不止也导致闺妇征人分离的加重。温庭筠正生于这种社会动荡乱离阴影的笼罩时期,作品多写闺中女性,此词即为其中之一。其具体创作时间未得确证。

定西番·细雨晓莺春晚: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1591569537395987.html

温庭筠: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372.html

注释
⑴定西番: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此调有不同格体,俱为双调。此词为三十五字,上片四句一仄韵两平韵;下片四句,两仄韵两平韵。
⑵人似玉:比喻美人如玉。清俞樾《群经评议·尔雅二》:“古人之词,凡所甚美者,则以玉言之。《尚书》之‘玉食’,《礼经》之‘玉女’,《仪礼》之‘玉饰’,皆是也。”
⑶“罗幕”二句:写美人初起,帘幕初卷,对镜自照,人如花美。罗幕,丝罗帐幕。古代闺阁多悬挂于卧室,或悬于纱窗、珠帘之上,目的是为了防尘、遮光。宋晏殊《蝶恋花》:“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⑷肠断:表示极度关切。《世说新语·黜免》:“桓公入蜀,至三峡中,部伍中有得猿子者,其母缘岸哀号,行百余里,不去,遂跳上船,至便即绝。破视其腹中,肠皆寸寸断。”塞门:塞外关口。颜延年《赭白马赋》:“简伟塞门,献状绛阙。”李善注:“塞,紫塞也。有关,故曰门。”
⑸雁:此语意双关,咏雁兼指“雁书”。相传雁足传书(见《汉书·苏武传》),古代诗词中常以“雁”借指书信。宋晏几道《诉衷情》:“雁书不到,蝶梦无凭,漫倚高楼。”
白话译文
蒙蒙细雨里,晓莺唱着晚春的晨曲。一位容颜如玉的美女,弯弯的柳眉,含着多少相思的情意。
把翠帘罗帐高高卷起,看镜中容貌花一样艳丽。相思使她愁肠断,只缘暮春雁来少,断了边关爱人的消息。

作者温庭筠资料

温庭筠

温庭筠的诗词全集_温庭筠的诗集大全,温庭筠(约812-约866),本名岐,艺名庭筠,字飞卿,汉族,唐代并州祁县(今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人,晚唐时期诗人、词人。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有温八叉之称。但多次考进士均落榜,一生恨不得志,行为放浪。..... 查看详情>>

温庭筠古诗词作品: 《锦城曲》 《夜看牡丹》 《河传·同伴》 《杨柳枝·织锦机边莺语频》 《答段柯古见嘲》 《清明日》 《细雨·凭轩望秋雨》 《秋雨·云满鸟行灭》 《杨柳枝·宜春苑外最长条》 《休浣日西掖谒所知

《定西番·细雨晓莺春晚》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