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入马头山注释译文
①醍醐:从牛羊的乳中提炼而成,是一种精美食品,在佛教中,用来比喻佛性。《涅槃经》卷十四:“譬如从牛出乳,从乳出酪,从酪出酥,从生酥出熟酥,从熟酥出醍醐。醍醐最上。……善男子,佛亦如是。从佛出十二部经,从十二部经出修多罗,从修多罗出方等经,从方等经出般若波罗蜜,从般若波罗蜜出大涅槃,犹如醍醐。言醍醐喻于佛性。”
②般若:全称为“般若婆罗蜜多”或“般若波罗蜜”,指通过最高的智慧达到涅槃。《大智度论》卷四十三:“般若者,秦言智慧,一切诸智慧中,最为第一,无上无比无等,更无胜者。”
③这两句的意思是:狂风发出金吕之声,撼动岩壑;一道瀑布飞流直下,喷洒到屋顶瓦上。
④岳精:山精,比喻山中的野兽。
⑤攀缘:尘缘。
⑥这两句的意思是:竹笠已经补了又补,芒鞋踏断藤条,沾上了点点汁水。
⑦汤:即荡。北风呼啸,大雪漫天,苦竹林立,山精出没,瀑布喷瓦,这是写环境;着一双破鞋,露出脚趾,两只碧眼,透出百般潇洒,这是写形象;头上戴的竹笠补了又补,脚上随便穿着一双芒鞋,这是写装束。环境、形象、装束既都很奇特,则其人亦当迥异一般。作者不仅写他的“情无刚强”却“气透今古”的性情和气概,而且更以“无味醍醐,亦非般若”二句写出了他的修为。一般学佛之人往往声称要得醍醐,证般若,而此僧则并未表示出特别的追求。因为,佛性就是自性,而自性是不可言说的,一有“佛心”这个概念在,即著色相。所以,他只是自然地袒露出了一个自我。全诗情、事、理结合紧密,融为一体,而语言也通脱精强,很能表现出这位僧人的个性。关于贯休的诗,吴融评为“多以理胜,复能创新意”(《西岳集序》),孙光宪评为“骨气浑成,境意卓异”(《白莲集序》),这些特点,从这首诗中也能够看出来。
②般若:全称为“般若婆罗蜜多”或“般若波罗蜜”,指通过最高的智慧达到涅槃。《大智度论》卷四十三:“般若者,秦言智慧,一切诸智慧中,最为第一,无上无比无等,更无胜者。”
③这两句的意思是:狂风发出金吕之声,撼动岩壑;一道瀑布飞流直下,喷洒到屋顶瓦上。
④岳精:山精,比喻山中的野兽。
⑤攀缘:尘缘。
⑥这两句的意思是:竹笠已经补了又补,芒鞋踏断藤条,沾上了点点汁水。
⑦汤:即荡。北风呼啸,大雪漫天,苦竹林立,山精出没,瀑布喷瓦,这是写环境;着一双破鞋,露出脚趾,两只碧眼,透出百般潇洒,这是写形象;头上戴的竹笠补了又补,脚上随便穿着一双芒鞋,这是写装束。环境、形象、装束既都很奇特,则其人亦当迥异一般。作者不仅写他的“情无刚强”却“气透今古”的性情和气概,而且更以“无味醍醐,亦非般若”二句写出了他的修为。一般学佛之人往往声称要得醍醐,证般若,而此僧则并未表示出特别的追求。因为,佛性就是自性,而自性是不可言说的,一有“佛心”这个概念在,即著色相。所以,他只是自然地袒露出了一个自我。全诗情、事、理结合紧密,融为一体,而语言也通脱精强,很能表现出这位僧人的个性。关于贯休的诗,吴融评为“多以理胜,复能创新意”(《西岳集序》),孙光宪评为“骨气浑成,境意卓异”(《白莲集序》),这些特点,从这首诗中也能够看出来。
作者贯休资料
贯休的诗词全集_贯休的诗集大全,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 查看详情>>
贯休古诗词作品: 《题灵溪畅公墅》 《闻前王使君在泽潞居》 《闻无相道人顺世·自昔寻师日》 《孤云·将比鹭鸶还恐屈》 《送陈秀才赴举兼寄韩舍人》 《闲居拟齐梁·果熟无低枝》 《春野作五首》 《樵叟·樵父貌饥带尘土》 《深山逢老僧》 《将入匡山别芳昼二公》
古诗《送僧入马头山》的名句翻译赏析
- 无味醍醐,亦非般若。白趾碧目,数百潇洒 - - 贯休 - - 《送僧入马头山》
- 马头宝峰,秀塞寒空。有叟有叟,真隐其中 - - 贯休 - - 《送僧入马头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