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郑燮的诗 > 泜水 >鉴赏的意思

泜水鉴赏

朝代:清代 作者:郑燮 出自:泜水 更新时间:2020-10-13
郑板桥写了不少咏史诗,从这些诗中可以看出郑板桥对于历史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此诗从泜水入笔,叙述韩信击破赵井陉,斩陈馀泜水上这一段历史故事。前六句写景,中间两句承上启下,引出下文的议论。后面八句表达作者的看法,惋惜两个生死之交的朋友最后反目成仇。诗歌语言流畅,质朴自然。

泜水: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1602567376409458.html

郑燮: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647.html

《还家行》是清代诗人郑燮创作的一首五言诗。此诗前十句写逃荒者辞墓归故乡的情况,紧接着十四句写逃荒者归故乡修整残破屋宇后的情况,再接着十句写逃荒者赎故妻时故妻想到要和后夫及幼子离别的矛盾心情,之后四句写故妻幼子不忍其母离开的情况,再之后八句写故妻和其新夫的父母告别的情况,最后十句写故妻离开后其新夫痛苦难耐的情况。全诗感情起伏跌宕,感情脉络随事件情节和叙述主体的变化而变化,写来悲喜交织,摇曳多姿,抒情性很强。
此诗作于乾隆十三年(1748年)。当时潍县饥民由关外陆续返乡,一位山东的农民,逃荒到辽东,他的亲人,有的死后埋葬在辽东。后来他听说山东灾荒解除,于是回到家乡,但他的妻子,已典卖给他人,又与后夫养了儿子。他备钱去赎回妻子,出现了一幕矛盾、复杂,既是团圆、又是惨别,既令人同情当事者、又令人诅咒社会环境的景象。诗人为纪其事而创作此诗。

作者郑燮资料

郑燮

郑燮的诗词全集_郑燮的诗集大全,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郑燮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查看详情>>

郑燮古诗词作品: 《瓮山示无方上人》 《淇澳青青水一湾》 《题画竹诗》 《窘况为许衡州赋》 《小廊·小廊茶熟已无烟》 《扬州·江上澄鲜秋水新》 《念奴娇·孝陵》 《赠袁枚》 《踏莎行·无题》 《江晴

《泜水》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