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窗赏析
诗作开头,展现出一个郁闷压抑、与世隔绝的形象。一连几夜的恶风苦雨,这不仅是对于天气的描绘,更是对诗人当时所处政治环境的刻画。正因为如此,诗人才不轻易出门,那扇通向外界的柴扉也变得格外地沉重。一个厌恶人世、逃避现实的诗人形象维妙维肖,活脱脱地被描绘出来。但是,诗人酷爱美景、性嗜山水的本性是无法束缚住的,诗人情不自禁地推开了通向现实的窗子,那很久未见的山。带着无尽的相思之情,扑面而来,至此诗人的心灵与大自然交融一体,随着推开具体实在的窗,诗人心灵的窗户也豁然开启,原有的不快心情经清新的山景、淳香的空气洗礼,顿时荡涤一尽,烟消云散,结句委婉含蓄,给读者留下了无限想象的余地。
这首诗构思精巧,比喻贴切,真挚亲切,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和对山水田园的热爱,在这一怒一喜里,既是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苦闷的表白,又是清闲自在、顺应自然的消极人生哲学的写照。诗篇前二句写“恶”,后二句写“喜”,前二句透露出诗人对官场险恶的认识及对自己仕途不舛的懊悔,这是作者久未推窗的缘由所在,后二句描绘了诗人推窗后一种油然而生的“喜”,山水依然是那样美丽悦人,仿佛是诗人的知音似的,诗人的一颗寂寞、孤独的心终于在山里找到了慰籍。
袁枚认为,“诗无言外之意,便同嚼蜡”(《随园诗话》卷二),“作诗,不可以无我”(《随园诗话》卷七),诗人提倡性灵,效法自然,在《推窗》诗中,同样也体现了他的文学主张。作者紧扣题目,表面写自然景物而实际抒发自我情感,表面无我,而处处有我。诗人用“风雨恶”、“不轻开”,质朴丽又恰到好处地写出了当耐环境的险恶,刻划绝妙,自然本色。一“久”一“扑”,活现出一个久处樊笼而渴求自由的灵魂,写得新鲜而有气势,颇有“黄河之水天上来”之气派。“山似相思久,推窗扑面来”一句,将无生命的山岳赋予人的灵性感情,物我一体,景情交融,静动结合,实为不可多得的佳句。
“粒多迎手战,香远近闻无”,由于花茎质地柔软,那一串串珍珠般的花朵,仿佛似伸出欢迎的手,在微微颤动。花的另一特色就是具有浓烈的香气,近闻似无,而愈远愈香,即使把它放到室外,那么芳香也能透过帘子传进屋中。闻香近视,风吹枝动,珠兰花便如风前弱女,飘然如仙,漫展姿容。
诗人从珠兰花的外形、花朵的特征,花的浓香、花的风采描述,透视出诗人赏花、爱花,喜欢清新淡雅的君子风度。尤其是末两句“闲将缨络索,仔细替花扶”,更体现了诗人惜花、护花的美好内心世界,诗人要用最美好的丝绳,认真地将花茎缚好,助其生长,以免因外界干扰而折断。
孤芳自赏,兰香自喻,是我国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多年来历史文化的心理沉淀,他们常用“达则兼济天下,抑则独善其身”“一冰清玉洁”“近君子而远小人”等等为人生哲学,自楚国诗人屈原被疏之后,常以香草兰蕙自喻,抒发自己的不平和遭遇,便成为后代知识分户的典范,成为一种政治理想的化身。
写景叙物贵于传神,刻意描述,虽备周详,反觉索然无味,自是诗之大忌,正如“含情而能达,会景而生心,体物而得神,则自有灵通之句,参化工之妙。若但于句求巧,则性情先为外荡,生意索然矣。(王夫之《姜斋诗话》)”这首诗,极力写出珠兰的清闲泊淡,雅致幽香,暗喻着屈原的贤才,孔子的大度,诗人的珍视与爱怜。诗情含寓意,神力文远行,正是诗家妙笔功力所至,此诗自是闲情,又非闲情,刻画之余或有所思,爱花、惜花、护花,绝非一时之念,而是政治理想,哲学观念,艺术理念的具体体现。诗的余韵,言外之意,是诗人妙笔生辉的所在。此诗,情真意切,感人至深,令人叹服。
私下以为,闲来吟咏和解读一下这样情真意切感人至深的好诗,也是自我补充、陶冶情操的快事。
这首诗构思精巧,比喻贴切,真挚亲切,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和对山水田园的热爱,在这一怒一喜里,既是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苦闷的表白,又是清闲自在、顺应自然的消极人生哲学的写照。诗篇前二句写“恶”,后二句写“喜”,前二句透露出诗人对官场险恶的认识及对自己仕途不舛的懊悔,这是作者久未推窗的缘由所在,后二句描绘了诗人推窗后一种油然而生的“喜”,山水依然是那样美丽悦人,仿佛是诗人的知音似的,诗人的一颗寂寞、孤独的心终于在山里找到了慰籍。
袁枚认为,“诗无言外之意,便同嚼蜡”(《随园诗话》卷二),“作诗,不可以无我”(《随园诗话》卷七),诗人提倡性灵,效法自然,在《推窗》诗中,同样也体现了他的文学主张。作者紧扣题目,表面写自然景物而实际抒发自我情感,表面无我,而处处有我。诗人用“风雨恶”、“不轻开”,质朴丽又恰到好处地写出了当耐环境的险恶,刻划绝妙,自然本色。一“久”一“扑”,活现出一个久处樊笼而渴求自由的灵魂,写得新鲜而有气势,颇有“黄河之水天上来”之气派。“山似相思久,推窗扑面来”一句,将无生命的山岳赋予人的灵性感情,物我一体,景情交融,静动结合,实为不可多得的佳句。
推窗: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1602636897409591.html
袁枚: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648.html
袁枚这首《珠兰》诗,可谓妙笔生花。首先以设问的方式入诗,读来新颖奇特。“谁把三湘草,穿成九曲珠”,三湘草,这里是指兰花;九曲珠,指的是珠兰。这两句含着两个典故,一是屈原以兰自喻;一是孔子遇厄于陈,学穿九曲珠。诗人用这两个典故,惟妙惟肖地描绘出珠兰摇曳生姿的特征,既有兰花柔润枝条,又有金粟粒般的花序,因此,诗人形象地说,那些珍珠般的花朵,似乎是由三湘草串连成的九曲珠,色彩斑斓,耀人眼目。“粒多迎手战,香远近闻无”,由于花茎质地柔软,那一串串珍珠般的花朵,仿佛似伸出欢迎的手,在微微颤动。花的另一特色就是具有浓烈的香气,近闻似无,而愈远愈香,即使把它放到室外,那么芳香也能透过帘子传进屋中。闻香近视,风吹枝动,珠兰花便如风前弱女,飘然如仙,漫展姿容。
诗人从珠兰花的外形、花朵的特征,花的浓香、花的风采描述,透视出诗人赏花、爱花,喜欢清新淡雅的君子风度。尤其是末两句“闲将缨络索,仔细替花扶”,更体现了诗人惜花、护花的美好内心世界,诗人要用最美好的丝绳,认真地将花茎缚好,助其生长,以免因外界干扰而折断。
孤芳自赏,兰香自喻,是我国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多年来历史文化的心理沉淀,他们常用“达则兼济天下,抑则独善其身”“一冰清玉洁”“近君子而远小人”等等为人生哲学,自楚国诗人屈原被疏之后,常以香草兰蕙自喻,抒发自己的不平和遭遇,便成为后代知识分户的典范,成为一种政治理想的化身。
写景叙物贵于传神,刻意描述,虽备周详,反觉索然无味,自是诗之大忌,正如“含情而能达,会景而生心,体物而得神,则自有灵通之句,参化工之妙。若但于句求巧,则性情先为外荡,生意索然矣。(王夫之《姜斋诗话》)”这首诗,极力写出珠兰的清闲泊淡,雅致幽香,暗喻着屈原的贤才,孔子的大度,诗人的珍视与爱怜。诗情含寓意,神力文远行,正是诗家妙笔功力所至,此诗自是闲情,又非闲情,刻画之余或有所思,爱花、惜花、护花,绝非一时之念,而是政治理想,哲学观念,艺术理念的具体体现。诗的余韵,言外之意,是诗人妙笔生辉的所在。此诗,情真意切,感人至深,令人叹服。
私下以为,闲来吟咏和解读一下这样情真意切感人至深的好诗,也是自我补充、陶冶情操的快事。
作者袁枚资料
袁枚的诗词全集_袁枚的诗集大全,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袁枚是乾隆、嘉庆时期代表诗人..... 查看详情>>
袁枚古诗词作品: 《岘山·浮生几载青山酒》 《观大龙湫作歌》 《登华山·太华峙西方》 《大龙湫之瀑》 《至黄厓再登文殊塔观瀑》 《行役杂咏·无心推篷看》 《山中绝句》 《伤心·伤心六十三除夕》 《再题马嵬驿》 《遣兴·爱好由来下笔难》
古诗《推窗》的名句翻译赏析
- 山似相思久,推窗扑面来 - - 袁枚 - - 《推窗》
- 连宵风雨恶,蓬户不轻开 - - 袁枚 - - 《推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