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闾祠·平远江山极目回鉴赏

朝代:清代 作者:查慎行 出自:三闾祠·平远江山极目回 更新时间:2020-11-09
此诗首联以写景兴起。“平远江山极目回,古祠漠漠背城开。”伫立平旷辽阔的楚国旧地,放眼望去,但见江流蜿蜒,远山逶迤;由远及近,渐渐地收回目光,却看到古老的三闾祠,萧条冷落,背城而立。作者面对荒芜寂寥的眼前风物不禁感慨万端,一种故宫黍离之感,油然而生。
触景兴怀,作者自然地联想起诗人的平生遭际,屈原以光明正直存心国家民族的忠贞之士,竟至落入谗言的深海而尽忠无路报国无门,最终走向悲剧的结局,可谓千古奇冤“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离骚》)这是诗人泣血的深慨和绝望的浩叹。然而在颔联,作者并未直接抒写对诗人悲剧人生的同情嗟叹,却转而生发出这样的议论:“莫嫌举世无知己,未有庸人不忌才”意谓用不着嫌怨举国难觅知音。诗句表面上是对屈原的劝慰之辞,实则蕴涵了更为深广的悲愤及对诗人无限的同情。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哀!”颈联是一个转换,正面抒写对诗人的沉痛惋惜之情。这二句说,即使被放逐,都不能消除亡国之恨。至今逢年过节,楚地的人们仍要崇祀屈原,表达无尽的哀思。史载,屈原在怀王朝和顷襄王朝曾两度被放逐。此联首句用反问语气,十分强烈地表现了屈原深挚的爱国主义感情。然而,其志向理想可“与日月争光”的屈原是不死的。千载而下,诗人屈原的悲剧命运犹自动人哀伤,足见其高洁的志行感人至深。
尾联仍回到现实的景物中来,并以一个浪漫的美丽想象作结:“湘兰元芷年年绿,想见吟魂自往来。”湘、沅、兰、芷,都是屈原诗篇中经常味叹的楚地风物。这二句说,兰蕙和白芷年年绿遍沅湘两岸,沁芳吐艳,屈原的灵魂定会眷怀故地常来常往。
这首七律写得沉郁而清幽,既表现了屈原的悲愤也抒发了作者的哀深情。通观全篇,开头以写景生发,触起遐思由作者眼中屈原祠的冷落,自然地引入对屈原平生遭际命运的慨叹。中间两联论事,笔力曲折,言议透辟,而不乏情韵。末二句则与首联相呼应,对眼前景物忽发奇思,设想吟魂犹在,徜徉沅湘。由此见出作者情意之真切运思之灵妙。

三闾祠·平远江山极目回: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43401.html

查慎行: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655.html

《问来使》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的作品。此诗通过问故乡来人来表达作者思念和关切家乡的真挚感情,同时也表现出作者高洁的品格和情操。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没有雕饰。
此诗当作于陶渊明早年时期,约于晋孝武帝太元九年(384年)秋作于会稽。诗中提及的天目,实为东天目山,距会稽不远,而早年的陶渊明,曾在此地任镇军王蕴的参军,与天目山的天师道(五斗米道)修道者,或有时相往来。另有人认为此诗为伪作,如宋代汤东涧就说:“此盖晚唐人因太白《感秋》诗而伪作之。”

作者查慎行资料

查慎行

查慎行的诗词全集_查慎行的诗集大全,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其族叔查继佐为清初文字狱案庄廷鑨明史案首告者之一,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为清初六家之一。浙江海宁袁花人。..... 查看详情>>

查慎行古诗词作品: 《读张趾肇徐安序冬日感怀唱和诗次原韵》 《山阴道中喜雨》 《中秋夕客散偶成末句用剑南成语》 《雨泊淮关·锁钥严关闭》 《七月十九日海灾纪事》 《度磨盘山滁濠分界处》 《西阡杂感·坡陁非丈五》 《常州道中纪事》 《吴江·鲈乡亭畔麦垂芒》 《恭祝万寿诗·春水江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