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子相归广陵鉴赏
这是一首送别诗。李攀龙感叹诗友分散,相聚无期于是把一腔惆怅惜别的情思含蓄地凝聚在这首送别小诗中。
诗的前两句,写诗人的悬想——当宗臣到达扬州时,一定会云收雨霁、晴空万里,他能够驻马江边青枫林,登上高台,纵目北望。眼前虽然是离别,但诗人的心已伴随着宗臣飞向了江南。扬州是江边名城,广陵潮水自从汉代枚乘的《七发》作了铺叙渲染后,一向为学子游人所瞩目,所以诗接笔描绘长江景致。所以诗后两句写道,在疾风骤雨中,那滔滔不绝的长江日夜奔注,傍晚时分出现的,肯定是无数江船密集地停泊在江边的情况,那澎湃的江涛犹如雪山般高高耸起,铺天盖地。
离别是中国诗歌中一大关目,自从江淹《别赋》说了“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后,离别诗往往直抒别离愁思。但李攀龙这首诗却另辟蹊径,无一字涉及“别”字与“愁”字,在写作手法上又拓开一层不从眼前写,而直写宗臣此行的目的地扬州。同时,诗四句全写景,但又把自己的关怀与惜别通过凄凉风雨连天白浪等景表现出来。正因为惜别,才会由此而想到友人所处之地正因为充了感伤,笔下的景色才会如此苍悲壮:这种“不写之写”,正是盛唐绝句蕴浑含的特点。
《送皇甫别驾往开州》约作于嘉靖二十四年(1545)至嘉靖三十一年(1552)之间,诗人任京官时。当时友人皇甫别驾遭贬赴开州同知,诗人为他饯行,写诗赠之。
诗的前两句,写诗人的悬想——当宗臣到达扬州时,一定会云收雨霁、晴空万里,他能够驻马江边青枫林,登上高台,纵目北望。眼前虽然是离别,但诗人的心已伴随着宗臣飞向了江南。扬州是江边名城,广陵潮水自从汉代枚乘的《七发》作了铺叙渲染后,一向为学子游人所瞩目,所以诗接笔描绘长江景致。所以诗后两句写道,在疾风骤雨中,那滔滔不绝的长江日夜奔注,傍晚时分出现的,肯定是无数江船密集地停泊在江边的情况,那澎湃的江涛犹如雪山般高高耸起,铺天盖地。
离别是中国诗歌中一大关目,自从江淹《别赋》说了“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后,离别诗往往直抒别离愁思。但李攀龙这首诗却另辟蹊径,无一字涉及“别”字与“愁”字,在写作手法上又拓开一层不从眼前写,而直写宗臣此行的目的地扬州。同时,诗四句全写景,但又把自己的关怀与惜别通过凄凉风雨连天白浪等景表现出来。正因为惜别,才会由此而想到友人所处之地正因为充了感伤,笔下的景色才会如此苍悲壮:这种“不写之写”,正是盛唐绝句蕴浑含的特点。
送子相归广陵: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1606910732418623.html
李攀龙: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930.html
《送皇甫别驾往开州》是明代诗人李攀龙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首联紧扣诗题,交待了送别的季节和人物。颔联一赞一慰,把才人遭贬事作轻描淡写,已见豁达;颈联写想象中友人行路的艰辛和一路的凄凉景象;尾联诗人以吕虔赠刀的典故来勉励友人,表示相信友人定能再振宏图而不会蹉跎岁月,浪费时光,无所作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皇甫别驾遭贬谪的同情,但更多的是诗人对朋友安慰和鼓励。全诗基调高亢,雄浑沉雄,词语俊美。《送皇甫别驾往开州》约作于嘉靖二十四年(1545)至嘉靖三十一年(1552)之间,诗人任京官时。当时友人皇甫别驾遭贬赴开州同知,诗人为他饯行,写诗赠之。
作者李攀龙资料
古诗《送子相归广陵》的名句翻译赏析
- 落日千帆低不度,惊涛一片雪山来 - - 李攀龙 - - 《送子相归广陵》
- 广陵秋色雨中开,系马青枫江上台 - - 李攀龙 - - 《送子相归广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