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意·雪屋灯青客枕孤鉴赏
该诗第一句是环境描写。“雪屋”“灯青”“枕孤”,从纸面上就透出了寒冷凄清,渲染了诗人的心境。“雪屋”一词显得很重,可以想见雪大、雪厚,以至道路阻隔,为后面三句作了铺垫。越是路途阻隔,诗人想念家人、盼望回家的心情越是急切,以至于幻化出一幅幅清晰生动、视觉可见的场面。“了了”二字,写出了诗人的目光似乎真的透过了沉沉夜幕、纷纷大雪,清楚地看见了归家的道路和家中儿女盼望父亲的脸庞。最后一句“十月初旬得到无”,通过儿女们的天真发问,表现了诗人屈指计算归程的急迫。
该诗是一首旅途思家的诗。诗人没有直接抒发自己如何思家,而是从旅居的孤寂,从归路的浮想,从对儿女想念自己的揣测中,侧面把诗人热恋家园,急切思归的感情表现得更加强烈。
蒙古太宗窝阔台十三年(1241),诗人北游应州(今山西应县)等地,归途中过雁门关,看到人民在蒙古人的野蛮统治下,生活悲惨,愁绝无助,不由得心情沉重,写下了这首诗歌。
该诗是一首旅途思家的诗。诗人没有直接抒发自己如何思家,而是从旅居的孤寂,从归路的浮想,从对儿女想念自己的揣测中,侧面把诗人热恋家园,急切思归的感情表现得更加强烈。
客意·雪屋灯青客枕孤: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1610665382428582.html
元好问: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2017.html
《雁门道中书所见》是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文学家、诗人元好问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该诗记述了诗人雁门途中所见,写出元朝统治下,兵役繁急,剥削惨重,官吏贪残,法令严酷,北方人民呼天不应,走投无路的苦难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的同情和对统治者的憎恨。全诗描写具体,语言苍劲,有高度的真实性和概括力。蒙古太宗窝阔台十三年(1241),诗人北游应州(今山西应县)等地,归途中过雁门关,看到人民在蒙古人的野蛮统治下,生活悲惨,愁绝无助,不由得心情沉重,写下了这首诗歌。
作者元好问资料
元好问的诗词全集_元好问的诗集大全,元好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自幼聪慧,有神童之誉 。金宣宗兴定五年(1221年),元好问进士及第。正大元年(1224年),又以宏词科登第后,授权国史院编修,官至知制诰。..... 查看详情>>
元好问古诗词作品: 《鹧鸪天·八茧吴蚕剩欲眠》 《续小娘歌·风沙昨日又今朝》 《柳梢青·玉嫩红娇》 《木兰花慢·要新声陶写》 《山居·诗肠搜苦怯茶瓯》 《游黄华山》 《南歌子·冬景》 《缑山置酒》 《梦归·憔悴南冠一楚囚》 《鹧鸪天·复幕重帘锦作天》
古诗《客意·雪屋灯青客枕孤》的名句翻译赏析
- 山间儿女应相望,十月初旬得到无 - - 元好问 - - 《客意·雪屋灯青客枕孤》
- 雪屋灯青客枕孤,眼中了了见归途 - - 元好问 - - 《客意·雪屋灯青客枕孤》
《客意·雪屋灯青客枕孤》相关古诗翻译赏析
- 古诗《客意·雪屋灯青客枕孤》- - 鉴赏 - - 元好问
- 古诗《客意·雪屋灯青客枕孤》- - 注释译文 - - 元好问
- 古诗《客意·雪屋灯青客枕孤》- - 创作背景 - - 元好问
- 古诗《梁县道中》- -鉴赏 - - 元好问
- 古诗《驱猪行·沿山莳苗多费力》- -注释译文 - - 元好问
- 古诗《八月并州雁》- -注释译文 - - 元好问
- 古诗《水调歌头·长安夏秋雨》- -注释译文 - - 元好问
- 古诗《岳山道中·野禾成穗石田黄》- -鉴赏 - - 元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