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檄夜赴邓州幕府注释译文
注释
①被檄(xí):接到征召的羽檄。邓州:中原南北交通要冲,南宋和金曾在此激战。幕府:古时军队出征,施用帐幕,因此把将帅办公的地方称为幕府。
②鸟羽轻:在这里一语双关,既是指征召文书上插有轻细的鸟羽,也是指文书传递迅速,如飞鸟展翅般的轻捷。古时的军事文书,凡上插鸟羽的,表示紧急,必须迅速传送,因此称为“羽书”“羽檄”。
③敝:破旧。裘:毛皮的衣服。羸(léi):瘦弱。三更(gēng):夜晚十二时左右,或以为即指子时(夜间十一时至隔日凌晨一时),此泛指半夜。
④未能免俗:据《世说新语·任诞》说,古时的习俗,在七月七日晒衣,富人都在庭院中晒满了绫罗绸缎。阮咸家里贫穷,没有什么衣物可晒,便用竹竿把粗布短裤挂晒在院中,并自称是因为“未能免俗”。后来这句话成为一句常用熟语,意思是没能摆脱社会惯例,仍按习俗行事。元好问在诗中用这一熟语,大概是指他正迷沉于田园生活之时,一旦接到官府文书,便也同普通人一样,急急赴命如火,因此不禁自觉好笑,有自我嘲讽之意。
⑤岂不怀归:语出《诗经·小雅·出车》:“岂不怀归,畏此简书。”怀归,想回家。简书,书信,书简。诗人用此典来表示自己留恋家园,却又迫于羽书之命的心情,非常贴切自然。程:程限,期限。
⑥陂(bēi)塘:池塘。
⑦桑柘(zhè):桑树和柘树。柘,就是黄桑,叶可喂蚕。在北方农村中多见。
⑧合:应该。田间老:在田里耕作到老。
⑨春官:古代以春、夏、秋、冬四季设官。据叙述古代官制的《周礼》一书所说,春官是掌管国家典礼的,因此,后世便把春官作为礼部的通称。识姓名:知道我的姓名。
白话译文
幕府中急送来征召文书,就好似飞鸟般快捷轻盈,披上那破裘骑上那瘦马,我急匆匆赶路趁着月照三更。
脱不了俗例私心里暗自好笑,怎不想回家,担心耽误赴官的期程。
一路上,十里陂塘涟漪泛起,群群春鸭嬉戏闹腾,满川原,棵棵桑柘遍地铺翠,袅袅晚烟无风自平。
只应在田野让此生安然老去,是谁叫春官知道了我的姓名?
颔联接写“夜赴邓州”的感想。诗人向以归隐为超凡脱俗,而今虽在丁忧,仍不免被征为官,难以脱卸世事,故联想起“未能免俗”的典故来,不禁自觉好笑。“岂不怀归”亦是古诗成句。诗人由被迫赴征进而联想到此诗,说明自己并非留恋官职而甘于抛妻别子,而是因为军令如山,期程紧急,无可奈何,迫不得已。此二句沿用成语,以故为新,用典属事,极为精当贴切。且多为虚字,前果后因,勾连呼应,构成乍看不似对句而实则字字工对给人以气韵活脱、动宕流走的流水对,这种散文式的句法,来源于杜甫,极见诗人的功力。
颈联转写次日白天路上所见之景。诗人整个白天骑马赶路,所行路程很长,所见事物景观也必很多,但他只用这两句诗来突出总括其沿路所见。诗中出句是点的描绘,侧重于听觉;对句是面的概括,侧重于视觉。前者像幅浓抹重染的工笔画,后者像是简约疏淡的写意画。二句合力构成一幅春光明媚、气象升平的农村乡野图。按说当时金朝土地日缩,战争频繁,所需开支,皆赖河南一地供给,征敛无度,河南农村绝不会有如此升平祥和的繁荣景象,诗所描绘的多有诗人理想化的成分,表现出对农村闲适生活的追味和怀恋。
尾联“此生只合田间老”,紧承颈联。诗人见景生情,认为自己生性闲淡疏放,这陂塘春鸭、桑柘晚烟,景色如画,正是自己向往依居、终老天年的理想所在。“谁遣春官识姓名”,从反面着笔,遥应诗题,回合全诗。诗人三十二岁时中进士第,曾得礼部尚书赵秉文等的鼎力推荐。如今被迫应征,不得归隐田园,全怪当年误人仕籍,追思起来,悔恨之余,进而怪罪“究竟是谁遣使礼官赏识我的姓名呢?”因疏放之才而得名,现在又反被名所累,逼迫俯仰官场,诗人由事及理,感慨深长,有“篇终接混茫”之致。
出仕与归隐,是长期困扰诗人的心理矛盾。诗人被迫应征,触事感怀,欲隐不得的遗憾遂占据心头。该诗在开始描述军令如山,不可违逆及半夜赶路、衣单形只之后,又从正面着笔,倾诉此事所直接导致的空持清高而“未能免俗”和亲人难聚、有家难在的感叹;接着再从反面着笔,通过对途中景物的理想式的描绘,反映出自己对田园生活的深切向往;最后通过对仕隐矛盾的对比观照,深切地认定自己人生旨趣的归宿所在,对从前误入仕途而如今为名所累的行迹懊悔不已,怨恨再三。诗人就是这样围绕出仕在心中引起的波澜,从正反两方面往返曲折,纵深发展,“愈折而意愈深,味愈隽”。在语言方面,诗人活用典故,以故为新,句法冲折拗峭,明显接受了黄庭坚的影响。
①被檄(xí):接到征召的羽檄。邓州:中原南北交通要冲,南宋和金曾在此激战。幕府:古时军队出征,施用帐幕,因此把将帅办公的地方称为幕府。
②鸟羽轻:在这里一语双关,既是指征召文书上插有轻细的鸟羽,也是指文书传递迅速,如飞鸟展翅般的轻捷。古时的军事文书,凡上插鸟羽的,表示紧急,必须迅速传送,因此称为“羽书”“羽檄”。
③敝:破旧。裘:毛皮的衣服。羸(léi):瘦弱。三更(gēng):夜晚十二时左右,或以为即指子时(夜间十一时至隔日凌晨一时),此泛指半夜。
④未能免俗:据《世说新语·任诞》说,古时的习俗,在七月七日晒衣,富人都在庭院中晒满了绫罗绸缎。阮咸家里贫穷,没有什么衣物可晒,便用竹竿把粗布短裤挂晒在院中,并自称是因为“未能免俗”。后来这句话成为一句常用熟语,意思是没能摆脱社会惯例,仍按习俗行事。元好问在诗中用这一熟语,大概是指他正迷沉于田园生活之时,一旦接到官府文书,便也同普通人一样,急急赴命如火,因此不禁自觉好笑,有自我嘲讽之意。
⑤岂不怀归:语出《诗经·小雅·出车》:“岂不怀归,畏此简书。”怀归,想回家。简书,书信,书简。诗人用此典来表示自己留恋家园,却又迫于羽书之命的心情,非常贴切自然。程:程限,期限。
⑥陂(bēi)塘:池塘。
⑦桑柘(zhè):桑树和柘树。柘,就是黄桑,叶可喂蚕。在北方农村中多见。
⑧合:应该。田间老:在田里耕作到老。
⑨春官:古代以春、夏、秋、冬四季设官。据叙述古代官制的《周礼》一书所说,春官是掌管国家典礼的,因此,后世便把春官作为礼部的通称。识姓名:知道我的姓名。
白话译文
幕府中急送来征召文书,就好似飞鸟般快捷轻盈,披上那破裘骑上那瘦马,我急匆匆赶路趁着月照三更。
脱不了俗例私心里暗自好笑,怎不想回家,担心耽误赴官的期程。
一路上,十里陂塘涟漪泛起,群群春鸭嬉戏闹腾,满川原,棵棵桑柘遍地铺翠,袅袅晚烟无风自平。
只应在田野让此生安然老去,是谁叫春官知道了我的姓名?
被檄夜赴邓州幕府: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70561.html
元好问: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2017.html
首联扣题,写“被檄夜赴邓州幕府”的情景。当时金朝北拒蒙古,南防南宋,国势日危,所以曾下诏,凡事关军国,七品官职以上者,虽在丁忧,亦在征调之列。故“幕府文书”四字下笔沉重,它不仅说明下发文书机构的权威之重,而且还意味着这是军令如山,不能抗拒。下继“鸟羽轻”三字以进一步说明所见文书的紧急。此处“轻”字一语双关,既指鸟羽之轻,也指传送之捷。“敝裘羸马月三更”,当诗人接到幕府的紧急文书后,一刻也不敢迟延,立即连夜动身赴召。三更半夜,春寒料峭,月色凄迷,世人这时都在温暖的梦乡中,而诗人却因为身在仕籍,“被檄”告别妻子儿女,孤零零地一个人夜踏征程。再看看身上披的“敝裘”,坐下骑的“羸马”,不明言怨而怨气已九曲回肠。颔联接写“夜赴邓州”的感想。诗人向以归隐为超凡脱俗,而今虽在丁忧,仍不免被征为官,难以脱卸世事,故联想起“未能免俗”的典故来,不禁自觉好笑。“岂不怀归”亦是古诗成句。诗人由被迫赴征进而联想到此诗,说明自己并非留恋官职而甘于抛妻别子,而是因为军令如山,期程紧急,无可奈何,迫不得已。此二句沿用成语,以故为新,用典属事,极为精当贴切。且多为虚字,前果后因,勾连呼应,构成乍看不似对句而实则字字工对给人以气韵活脱、动宕流走的流水对,这种散文式的句法,来源于杜甫,极见诗人的功力。
颈联转写次日白天路上所见之景。诗人整个白天骑马赶路,所行路程很长,所见事物景观也必很多,但他只用这两句诗来突出总括其沿路所见。诗中出句是点的描绘,侧重于听觉;对句是面的概括,侧重于视觉。前者像幅浓抹重染的工笔画,后者像是简约疏淡的写意画。二句合力构成一幅春光明媚、气象升平的农村乡野图。按说当时金朝土地日缩,战争频繁,所需开支,皆赖河南一地供给,征敛无度,河南农村绝不会有如此升平祥和的繁荣景象,诗所描绘的多有诗人理想化的成分,表现出对农村闲适生活的追味和怀恋。
尾联“此生只合田间老”,紧承颈联。诗人见景生情,认为自己生性闲淡疏放,这陂塘春鸭、桑柘晚烟,景色如画,正是自己向往依居、终老天年的理想所在。“谁遣春官识姓名”,从反面着笔,遥应诗题,回合全诗。诗人三十二岁时中进士第,曾得礼部尚书赵秉文等的鼎力推荐。如今被迫应征,不得归隐田园,全怪当年误人仕籍,追思起来,悔恨之余,进而怪罪“究竟是谁遣使礼官赏识我的姓名呢?”因疏放之才而得名,现在又反被名所累,逼迫俯仰官场,诗人由事及理,感慨深长,有“篇终接混茫”之致。
出仕与归隐,是长期困扰诗人的心理矛盾。诗人被迫应征,触事感怀,欲隐不得的遗憾遂占据心头。该诗在开始描述军令如山,不可违逆及半夜赶路、衣单形只之后,又从正面着笔,倾诉此事所直接导致的空持清高而“未能免俗”和亲人难聚、有家难在的感叹;接着再从反面着笔,通过对途中景物的理想式的描绘,反映出自己对田园生活的深切向往;最后通过对仕隐矛盾的对比观照,深切地认定自己人生旨趣的归宿所在,对从前误入仕途而如今为名所累的行迹懊悔不已,怨恨再三。诗人就是这样围绕出仕在心中引起的波澜,从正反两方面往返曲折,纵深发展,“愈折而意愈深,味愈隽”。在语言方面,诗人活用典故,以故为新,句法冲折拗峭,明显接受了黄庭坚的影响。
作者元好问资料
元好问的诗词全集_元好问的诗集大全,元好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自幼聪慧,有神童之誉 。金宣宗兴定五年(1221年),元好问进士及第。正大元年(1224年),又以宏词科登第后,授权国史院编修,官至知制诰。..... 查看详情>>
元好问古诗词作品: 《山居杂诗·石润云先动》 《秋怀·凉叶萧萧散雨声》 《水调歌头·空蒙玉华晓》 《前人·万里承平一梦间》 《西江月·物外神仙风骨》 《水调歌头·苍烟百年木》 《清平乐·罢镇平归西山草堂》 《赋瓶中杂花·古铜瓶子满芳枝》 《太常引·祖道道傍》 《玉楼春·风穿绣幕红波皱》
古诗《被檄夜赴邓州幕府》的名句翻译赏析
- 未能免俗私自笑,岂不怀归官有程 - - 元好问 - - 《被檄夜赴邓州幕府》
- 十里陂塘春鸭闹,一川桑柘晚烟平 - - 元好问 - - 《被檄夜赴邓州幕府》
- 此生只合田间老,谁遣春官识姓名 - - 元好问 - - 《被檄夜赴邓州幕府》
- 幕府文书鸟羽轻,敝裘羸马月三更 - - 元好问 - - 《被檄夜赴邓州幕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