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山归梦图·系舟南北暮云平注释译文

朝代:元代 作者:元好问 出自:家山归梦图·系舟南北暮云平 更新时间:2021-01-15
注释
④系舟:就是系舟山,在作者故乡忻州的东面。
⑤滹(hū)河:就是滹沱河,流经系舟山北四十余里,它的支流牧马河流经忻州东南。
⑥布袖:布衣的袖子,也等于说“布衣”,语意双关。古人称平民为布衣。元好问当时虽已中进士,但还没任官职,因此仍以布衣自居。
⑦清晖亭:在汴京。
白话译文
仿佛看见,系舟山的南北暮色如画,风静云平,滹沱河两岸落日返照,泛起缕缕金明。
如今,却只有万里秋风吹拂着布衣的长袖,我在那清晖亭上,倚傍着雨后的新晴。

家山归梦图·系舟南北暮云平: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1610698279428710.html

元好问: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2017.html

第二首蝉联而下,对作为环境背景的家乡山水进行描绘。首二句,一写山,一写水,除了紧承上首末二句的“春晴”之外,诗人又选择了“落日”二字作为描绘家乡山水的时间背景,更显示了诗人对故乡山水的钟爱。冬日的家山,树木萧条,山色苍灰,只有春日草木焕发新容,山色才最秀润可爱。再把它置于“春日迟迟”、斜晖融融的沐浴中,使青翠欲滴的山色又涂上了黄红色的光彩,更惹人怜爱。牧马河至春日,积雪消融,河满水清,微波粼粼,载着夕阳的斜晖,顺着系舟山脉蜿蜓延伸,注入天地相接处的“一线滹河”中,如一条金光闪耀的金丝。山因水流而增动态美,水因山色而添秀丽美,水光山色,交相辉映,景象万千。真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以虚境表现实境,以有限表现无限,境外之象,意外之致,尽在不言中。含蓄蕴藉,深得诗家三昧。诗人把热烈的赞美之情融入对故乡美好山水的描绘中,是以乐景写哀,加倍表现故乡沉沦、归期无望的悲痛。家山既已不能复归,美丽的“家山图”只能使诗人暂时沉浸在美好的回忆中,进而归思愈切,引颈北望,望眼欲穿。后二句由画面及回忆跌回现实,写诗人观图后所兴发的感情及举动。诗人对故乡山水怀念不已,故而登上清晖亭凭高以望远。然则山水阻隔尤其是战乱频仍,使诗人只能望望而已。在此,诗人描述了一个典型化的情境:秋日楼头,天高气爽,本来极易引发外乡游子那身如浮萍,空旷无依之悲,再加秋风浩荡,长驱直进,冷入肌骨,更使身心憔悴的诗人飘摇难支。在秋雨刚过,秋风劲吹的“新晴”之前,着一“倚”字,十分传神地表现出了布衣诗人那心伤欲碎,力软难支而又欲依无凭的沮丧失落的神态。这首诗前二句写爱,后二句写恨,两者相辅相成,非常生动真切地表达了诗人观看“家山图”后所激发的回肠荡气的强烈感情。在前二句和后二句之间,一写回忆,一写现实;一写故乡,一写汴京;在时间和空间的大幅度跳跃中,对比照应,转中有承,大开大合,相互作用,把国破家亡之恨,身际沧桑之悲,表现得真切感人。

作者元好问资料

元好问

元好问的诗词全集_元好问的诗集大全,元好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自幼聪慧,有神童之誉 。金宣宗兴定五年(1221年),元好问进士及第。正大元年(1224年),又以宏词科登第后,授权国史院编修,官至知制诰。..... 查看详情>>

元好问古诗词作品: 《玉楼春·秋灯连夜寒生晕》 《满庭芳·妆镜韶华》 《寒食·上苑春风盛物华》 《野菊·柴桑人去已千年》 《论诗·谢客风容映古今》 《北渡·道旁僵卧满累囚》 《甲寅十二月四日出镇阳寄宰鲁伯》 《七夕·天街奕奕素光移》 《药山道中·西风砧杵日相催》 《黄华峪十绝句·乞得三泉住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