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儿令·鉴湖上寻梅赏析
这首小令旨在寻梅。梅的品格历来为诗人所赞颂,特别是志在山林、对现实中的腐败现象深恶痛绝者,常以爱梅自娱,表现其高洁恬淡的品格。“寻”字是此曲的中心,全曲围绕何处寻、如何寻、寻到后又如何的线索,逐层描写。
起首三句写何处去寻,目标落在贺监与放翁住地,因为他们是高洁的隐居者,该处的梅又是人品似梅品者“亲自栽”的。
四、五、六三句承前三句补充说明鉴湖的梅梅品高于一般的梅,意为它“路近蓬莱”,蓬莱亦泛指仙境,它“远尘埃”,与龌龊的社会隔离。因此,作者心里总是记挂着去鉴湖寻梅,为尚未见到梅花而烦恼。
接下来两句是写如何寻。按照梅的特性去寻,“雪模糊小树莓苔”,梅是迎寒斗雪开放的,要到雪地里寻,“小树莓苔”言幽静的地方。早梅又名江梅,是生长在水滨的,要到水边去寻。“月朦胧”写梅花夜间开放,并与末句“昨夜一枝开”相呼应。
最后四句写寻到早梅后的喜悦,赶紧去买酒,对梅饮酒吟诗作曲。“猜,昨夜一枝开”是神来之笔,它不单是借典点明了这是早梅,更是为“寻”字增添分量。他终于寻到了这迎寒风斗霜雪,最先开放在鉴湖水滨的品格高洁的早梅。寻梅的过程展现了诗人的爱好与情操,特别是不畏严寒、战风斗雪的精神。
此曲写得放达,风雅,流露出作者远离官场,走近自然的豁达胸襟。全曲情景相生,质朴清雅,体现作者豪放的气魄和宽阔的胸襟。
刘秉忠生于金宣宗贞祐四年(1216年)年,卒于元世祖至元十一年(1274年),曾隐居为僧,后留侍元世祖左右,为元朝的开国元勋,但始终过着斋居蔬食的生活。这组小令作于元军攻占杭州之前。
起首三句写何处去寻,目标落在贺监与放翁住地,因为他们是高洁的隐居者,该处的梅又是人品似梅品者“亲自栽”的。
四、五、六三句承前三句补充说明鉴湖的梅梅品高于一般的梅,意为它“路近蓬莱”,蓬莱亦泛指仙境,它“远尘埃”,与龌龊的社会隔离。因此,作者心里总是记挂着去鉴湖寻梅,为尚未见到梅花而烦恼。
接下来两句是写如何寻。按照梅的特性去寻,“雪模糊小树莓苔”,梅是迎寒斗雪开放的,要到雪地里寻,“小树莓苔”言幽静的地方。早梅又名江梅,是生长在水滨的,要到水边去寻。“月朦胧”写梅花夜间开放,并与末句“昨夜一枝开”相呼应。
最后四句写寻到早梅后的喜悦,赶紧去买酒,对梅饮酒吟诗作曲。“猜,昨夜一枝开”是神来之笔,它不单是借典点明了这是早梅,更是为“寻”字增添分量。他终于寻到了这迎寒风斗霜雪,最先开放在鉴湖水滨的品格高洁的早梅。寻梅的过程展现了诗人的爱好与情操,特别是不畏严寒、战风斗雪的精神。
此曲写得放达,风雅,流露出作者远离官场,走近自然的豁达胸襟。全曲情景相生,质朴清雅,体现作者豪放的气魄和宽阔的胸襟。
寨儿令·鉴湖上寻梅: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1611460680431089.html
张可久: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2038.html
《干荷叶八首》是元曲作家刘秉忠创作的一组散曲,是作者因题起意、即物取喻之作,被认为是散曲和民歌两相结合的佳作。这八首曲子借荷花意象的爱情内涵来叹咏情事,蕴涵着作者对生命的短促、人事的无常、朝代的更迭所怀的梦幻泡影之感。整组小令将枯荷意象引入词曲的审美框架中来,完成了荷花意象中的一次重要变革,并开启了荷花意象由高雅向俚俗方向转变的一个先例。全曲构思新颖,情景交融,达到很高的艺术境界。刘秉忠生于金宣宗贞祐四年(1216年)年,卒于元世祖至元十一年(1274年),曾隐居为僧,后留侍元世祖左右,为元朝的开国元勋,但始终过着斋居蔬食的生活。这组小令作于元军攻占杭州之前。
作者张可久资料
张可久的诗词全集_张可久的诗集大全,张可久(约1270-约1350),字小山,号小山;一说名可久,字伯远,号小山,庆元人,元朝著名散曲家、剧作家,与乔吉并称双壁,与张养浩合为二张。现存小令800余首,为元曲作家最多者,数量之冠。他仕途失意,诗酒消磨,徜徉山水,作品大多记游怀古、赠答唱和。..... 查看详情>>
张可久古诗词作品: 《天净沙·江上》 《风入松·哀筝一抹十三弦》 《落梅风·春情》 《折桂令·九日》 《一半儿·落花》 《折桂令·对青山强整乌纱》 《寨儿令·投闲即事》 《凤栖梧·寺下苍山蹲玉几》 《秦楼月·寻芳屦》 《太常引·霖铃秋雨打空阶》
古诗《寨儿令·鉴湖上寻梅》的名句翻译赏析
- 雪模糊小树莓苔,月朦胧近水楼台。竹篱边沽酒去,驴背上载来。猜,昨夜一枝开 - - 张可久 - - 《寨儿令·鉴湖上寻梅》
- 贺监宅,放翁斋,梅花老夫亲自栽。路近蓬莱,地远尘埃,清事恼幽怀 - - 张可久 - - 《寨儿令·鉴湖上寻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