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元代诗人 > 萨都剌的诗 > 层楼晚眺 >创作背景的意思

层楼晚眺创作背景

朝代:元代 作者:萨都剌 出自:层楼晚眺 更新时间:2021-01-26
《层楼晚眺》是元代诗人萨都剌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前四句写月夜登楼所见,画面空阔而景色清幽;后四句写登楼所想,感慨兴废。此诗意象圆融,境界不凡,诗人将目睹之景与深沉的历史感慨交融起来,感慨淋漓,又含蓄藉蕴。
此诗是诗人于元统二年(1334年)在金陵时所作,古代的文人,到了金陵,总免不了要作几首怀古诗,感叹六朝的兴废,萨都剌的这首诗亦如此。这是萨都剌游历古城金陵时,登楼远眺古城风貌有感而作。

层楼晚眺: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73395.html

萨都剌: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2051.html

注释
1.层楼:可能是指在石头城南面的入汉楼。眺(tiào):远望 。
2.广寒:广寒宫,传说中的月宫。这里指天界。迢(tiáo)迢:形容夜空高远的样子。
3.河汉:银河。
4.光摇翠幕:指金莲炬之光影在翠幕上摇晃。翠幕,饰有绿色美玉的帷幕。金莲炬:饰有金莲花的蜡烛,为
宫廷所用。
5.碧玉箫:用碧玉装饰的箫。
6.当时:指六朝。后庭曲:陈后主所创作的《玉树后庭花》乐曲,这里指亡国之音。
7.六朝: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建都于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合称六朝。萧萧:风吹落叶声

白话译文
我独立在高楼远望,四外夜凉如水,一片苍茫。我醉拍栏干歌唱,酒意飘散,化入愁肠。
天上的银河好象流入高楼,夜色已不知何往。江风吹拂初升的明月,江水正悄悄潮涨。
翠幕飘摇处,显出灯火的微光。碧玉箫声,把魂梦牵到了飞云之上。
且莫歌唱《后庭》一曲,旧日六朝那繁华的宫殴,已变成一片野草茫茫。

作者萨都剌资料

萨都剌

萨都剌的诗词全集_萨都剌的诗集大全,萨都剌(约1272-1355)元代诗人、画家、书法家。字天锡,号直斋。回族。其先世为西域人,出生于雁门,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萨都剌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 查看详情>>

萨都剌古诗词作品: 《玉山道中·积雨千峰霁》 《酹江月·一壶幽绿》 《彭城杂咏》 《酹江月·游句曲茅山》 《过高邮射阳湖·秋风吹白波》 《酹江月·任御史有约不至》 《用韵寄龙江》 《寒夜闻角》 《木兰花慢·彭城怀古》 《送人之浙东

《层楼晚眺》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