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倚栏看碧成朱鉴赏
这是一首咏物词,是咏范南伯家文官花的。文官花,又名锦带花、海仙花。
词的上片主要写文官花的颜色多变及其原因。王僧孺《夜愁示诸宾》诗说:“谁知心眼乱,看朱忽成碧。”“倚栏”二句反用其意,言凭倚画栏观赏文官花,初看碧绿,转眼变为朱红色,而白色花苞也不经意地褪了色。两句之中,写出了该花由粉(白)变碧(绿)再变为朱(红)的变化,且造语自然,可谓健笔。“上林”三句写其由红变紫。上林,这里指翰林院。“紫云衣润”,言其变为紫色。如果说前两句写了白、绿、红三色,意象很密;而“上林”三句则用三句词写了一种紫色,而意象极疏,一疏一密,相得益彰,可知此词深得疏密相间之旨。“几许”三句另辟一境,探寻其颜色多变的原因。“春风”,一语双关,既指春风,又可指人。言文官花之所以粉、碧、绯(红)、紫见于一日之间,变态尤异于腰金紫,是春风“朝薰暮染”的结果,也是种花者精心培育的结果,这种解释虽然还没揭示出此花“变态”的真正原因,但在当时的科学还欠发达的条件下,也许只能如此解释。《全芳备祖》卷二十七引王元之《海仙花赋序》说:“予视其花”,未开如海棠,既开如文瓜,而繁丽袅弱过之。”又说“好事者作花谱,以海棠为花中神仙,予视此花不在海棠下,宜以仙为号”,因名海仙花。故“笑旧家”三句,指出桃李虽“东涂西抹”,强作艳丽,也不及文官花“繁丽袅弱”之风韵,为其在花谱中争得一席之地。
词的下片写对文官花的告诫和对范南伯的同情。其中前五句写告诫之意。“拟倩”二句言花之荣华“易消难整”,而借流莺之口“说与”,用笔极婉。朱熹《春日》说:“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而“人间”三句则反用朱诗,言万紫千红虽然给人带来了春天的气息,犹如“人间得意”之事,然而“转头春尽”,“人间得意”也将随着“春尽”而消失。这既是对文官花的忠告,又巧妙地引出了对范南伯“官冷”的惋惜之意。“白发”六句向范南伯致意。杜甫《奉赠韦左丞丈》诗云:“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范南伯曾赋诗谓:“伊人固可笑,历落复奇嶔。略无资身策,而有忧世心”,可知南伯确为儒者。刘宰《范大夫行述》说:“公治官犹家,抚民若子,人思之至今”,仅做了两任县令,便不得不弃官家居,故作者以“儒冠曾误,平生官冷”惜之。据刘宰说:“公岁晚居贫而好客,客至辄饬家人趣治具,无则典衣继之,须尽乃白”,仍保持中原豪杰的本色,所以作者在结尾三句中谓其“风流未减”,但“年年醉里,把花枝问”,这虽然表示出他对花的爱恋,但晚景之凄凉,心绪之愁苦,也就可想而知。
水龙吟·倚栏看碧成朱: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162785.html
辛弃疾: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3748.html
《水龙吟·题雨岩》是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词作之一。补陀大士虚空,翠岩谁记飞来处?蜂房万点,似穿如碍,玲珑窗户。石髓千年,已垂未落,嶙峋冰柱。有怒涛声远,落花香在,人疑是、桃源路。
又说春雷鼻息,是卧龙、弯环如许。不然应是:洞庭张乐,湘灵来去。我意长松,倒生阴壑,细吟风雨。竟茫茫未晓,只应白发,是开山祖。
作者辛弃疾资料
辛弃疾的诗词全集_辛弃疾的诗集大全,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 查看详情>>
辛弃疾古诗词作品: 《念奴娇·疏疏淡淡》 《洞仙歌·旧交贫贱》 《仙迹岩·地秘岩藏骨》 《满江红·题冷泉亭》 《西江月·贪数明朝重九》 《江郎山和韵》 《水调歌头·君莫赋幽愤》 《最高楼·花知否》 《恋绣衾·长夜偏冷添被儿》 《玉楼春·君如九酝台黏》
古诗《水龙吟·倚栏看碧成朱》的名句翻译赏析
- 白发怜君,儒冠曾误,平生官冷。算风流未减,年年醉里,把花枝问 - - 辛弃疾 - - 《水龙吟·倚栏看碧成朱》
- 拟倩流莺说与,记容华、易消难整。人间得意,千红百紫,转头春尽 - - 辛弃疾 - - 《水龙吟·倚栏看碧成朱》
- 几许春风,朝薰暮染,为花忙损。笑旧家桃李,东涂西抹,有多少、凄凉恨 - - 辛弃疾 - - 《水龙吟·倚栏看碧成朱》
- 倚栏看碧成朱,等闲褪了香袍粉。上林高选,匆匆又换,紫云衣润 - - 辛弃疾 - - 《水龙吟·倚栏看碧成朱》
《水龙吟·倚栏看碧成朱》相关古诗翻译赏析
- 古诗《水龙吟·倚栏看碧成朱》- - 鉴赏 - - 辛弃疾
- 古诗《水龙吟·倚栏看碧成朱》- - 注释译文 - - 辛弃疾
- 古诗《水龙吟·倚栏看碧成朱》- - 创作背景 - - 辛弃疾
- 古诗《玉楼春·风前欲劝春光住》- -作品翻译 - - 辛弃疾
- 古诗《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创作背景 - - 辛弃疾
- 古诗《南歌子·新开池戏作》- -创作背景 - - 辛弃疾
- 古诗《新荷叶·和赵德庄韵》- -创作背景 - - 辛弃疾
- 古诗《水调歌头·白日射金阙》- -赏析 - - 辛弃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