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陈与义的诗 > 巴丘书事 >创作背景的意思

巴丘书事创作背景

朝代:宋代 作者:陈与义 出自:巴丘书事 更新时间:2018-02-26

《巴丘书事》是南宋诗人陈与义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中首联以《三国志》起首,奠定咏史的基调;颔联描写眼前之景,写得气象开阔;颈联感慨自己政治上坎坷漂泊的际遇;尾联反用孙权使鲁肃屯巴丘事,表达内心的情感。全诗沉郁蕴藉,委婉曲折地表达了诗人的忧国之情和报国之志。

建炎二年(1128年)十月,金兵侵扰徐州、泗州、扬州等地,宋高宗赵构弃扬州,奔镇江、秀州,最后抵杭州。诗人从邓州避难来到巴丘。面对江山形胜,诗人慨叹南宋当政者疏忽了战略要地的战备,造成战局一再被动,于是写下这首诗。

巴丘书事: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180535.html

陈与义: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3886.html

注释

巴丘:今湖南岳阳,历代兵家战略要地。

三分书:即《三国志》,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的故事。

胡:指金人。

晚木:秋冬的树木。

影:指日光。

吐乱洲:秋冬之际,洞庭湖水落,湖中露出许多不规则的沙洲。

上流:三国吴的主要领地在长江下游,巴丘对它来说,乃是上流。

须鲁肃:因蜀将关羽镇守荆州,吴使鲁肃以万人屯巴丘,与关羽对抗。鲁肃:三国时期东吴战略家,周瑜死后继任都督,统领军马。

腐儒:迂腐的读书人,诗人自我嘲讽之词。

白话译文

我在《三国志》里早就认识了边防重镇巴丘,而今年岁老迈,只因避难才得以初次一游。

听到寒风吹刮树木的飒飒声响充满了广阔的洞庭原野,又见惨淡的日光笼罩着这座古老的岳阳楼。

四年来的风餐露宿、辗转奔波使我的生活饱受侵扰;已到十月,洞庭水落,吐出了纵横错落的沙洲。

唉,朝廷未必会派鲁肃这样的良将镇守上游,我这个书呆子却空自焦急几乎全白了头。

作者陈与义资料

陈与义

陈与义的诗词全集_陈与义的诗集大全,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从眉州迁居洛阳,故为洛人。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 查看详情>>

陈与义古诗词作品: 《寄季申·雨歇城南泥未乾》 《古别离·东门柳》 《以事走郊外示友》 《夜抵贞牟·野暝犹闻远》 《山居·宅图不必烦丘令》 《山斋·夏郊绿已遍》 《二十一日风甚明日梅花无在者独红萼留枝间甚》 《闻葛工部写华严经成随喜赋诗》 《次韵王尧明郊祀显相之作》 《过孔雀滩赠周静之

《巴丘书事》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