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牟道中·杨柳招人不待媒注释译文
注释
⑵浮屠:佛塔。亦作浮图。
白话译文
雨前微风扶柳,杨柳摇曳多姿,像是来向行人讨好而不需要媒介物;蜻蜓在低空飞行,当它飞近过往人马时就远远飞开,像是有所猜疑似的。怎么样才能够与凉风约定,让它不要挟带沙尘一起来呢?
中牟道中·杨柳招人不待媒: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180537.html
陈与义: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3886.html
第二首从细处近处着眼。首句写雨前微风,杨柳摇曳多姿,像是不等待媒介就来向行人讨好;次句写雨前蜻蜓低飞,当它飞近过往人马时,又像有所猜疑,远远飞开。凉风也卷来尘沙,凉风虽适意,尘沙却恼人,于是诗人展开异想,怎能与凉风约定,不要挟带尘沙同来。
两首各有描写侧面,但又是一个整体,其内含的情感相同自不待言,在结构上也是统一的。前首的首句为全诗铺设了将雨未雨的背景,为以下的写景提供了依据:浮云游动、蜻蜓低飞为夏季雨前所特有,清风拂动杨柳、裹带尘沙也与欲雨有关;次首的末句与前首的首句形成关联与照应,如果雨意已成,凉风自不会裹挟尘抄而来了。
二诗作于途中,颇富动感,但其节奏却是徐缓的,好像感到诗人纡徐前进的步伐。归云伴行,浮屠送迎,固然明写出了在“行”;蜻蜓近马而又飞去,可见是缓缓而行;中牟县那残败的城郭不也是随着绝离的缩短而越来越清晰,才使诗人辨认出还和旧时一样吗?一切都在徐缓的旋律中活动,唯独中牟县城依然像过去一样雄踞前方,显示着它的古老与凝重。动与静的和谐统一,使诗歌所构成的意境动而不流于浮,活而不趋于乱。
二诗的突出处在于幽默风趣的情调。这自然和诗人此刻的心情直接相关,但从诗歌的表现手法来说,这种情调与拟人手法的运用分不开。此诗的拟人不是简单的叙人拟物,而是在比拟中斌予物以不同的性格,并使物与人进行交住。云能“行”能“归”,已是拟人,而伴人行路,更显出对行人殷勤体贴的情意;浮屠之迎人送人本是人的感觉,而着一“管”字,送迎不但变成浮屠发自内心的行动,而且显示出它对人的热情与诚笃;杨柳之在“招人”,主动地表现出亲昵的情意;蜻蜓“近马”又“相猜”,活泼而又顽皮。这种种事物各自以不同方式与行路的诗人进行着交往,于是唤起了诗人也要与景物进行交往的要求,想与凉风订约了,于是更添了诗的清趣。这颇县特色的拟人手法的运用,使两首绝句风趣幽默的情调油然而生,别具风情。后来杨万里诗歌的“奇趣”与“活法”,恐怕是受到简斋诗的启发。
作者陈与义资料
陈与义的诗词全集_陈与义的诗集大全,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从眉州迁居洛阳,故为洛人。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 查看详情>>
陈与义古诗词作品: 《连雨书事·白菊生新紫》 《游紫逻洞·我不愿封万户侯》 《西轩寓居·牢落西轩客》 《六言·莫赋涧松郁郁》 《春日·朝来庭树有鸣禽》 《晚望信道立竹林边》 《寄大光·芭蕉急雨三更闹》 《次韵宋主簿诗》 《梅花·高花玉质照穷腊》 《山居·点检行年书阀阅》
古诗《中牟道中·杨柳招人不待媒》的名句翻译赏析
- 如何得与凉风约,不共尘沙一并来 - - 陈与义 - - 《中牟道中·杨柳招人不待媒》
- 杨柳招人不待媒,蜻蜓近马忽相猜 - - 陈与义 - - 《中牟道中·杨柳招人不待媒》
《中牟道中·杨柳招人不待媒》相关古诗翻译赏析
- 古诗《中牟道中·杨柳招人不待媒》- - 鉴赏 - - 陈与义
- 古诗《中牟道中·杨柳招人不待媒》- - 注释译文 - - 陈与义
- 古诗《中牟道中·杨柳招人不待媒》- - 创作背景 - - 陈与义
- 古诗《登岳阳楼·天入平湖晴不风》- -创作背景 - - 陈与义
- 古诗《早行·露侵驼褐晓寒轻》- -鉴赏 - - 陈与义
- 古诗《登岳阳楼·天入平湖晴不风》- -注释译文 - - 陈与义
- 古诗《牡丹·一自胡尘入汉关》- -赏析 - - 陈与义
- 古诗《次韵尹潜感怀》- -创作背景 - - 陈与义